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目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的柳芷青已经想得非常清楚!

自己之前的确倾心赵远,可他现在是自己的姐夫,自己和他感情不可能有任何的结果,而且自己也不能对不起自己的姐姐,另外一方面,当自己接掌这黑甲军之后,一直都是他陪在自己身边,如何训练,如何打仗,无论多危险,他都对自己不离不弃。

对于他的那份感情,自己岂能不知道?

可是之前自己心里还是有那道坎,怎么都过不去,那种感觉让自己有种罪恶感。

可在刚才,看着唐青云发现自己没事,高兴得就好像一个孝子一样,柳芷青突然释然了,过去的就已经过去,最重要的,还是得珍惜眼前人。

想通这一点的柳芷青突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发现自己一直都很幸福,有人在自己身边关心自己,照顾自己,对自己不离不弃。

得遇如此人,还有什么可求的?

于是柳芷青决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嫁人!

不嫁个谁,就嫁给唐青云,嫁给一个爱自己的人。

苍无霜按照无言所说地方急急忙忙的赶到了那个米店,然后此刻的米店已经人去楼空。当他们知道柳芷青救走之后也觉得此处已经不安全,所以干脆就直接走了。

苍无霜去了也只有扑了一个空,最后去找赵远,这才回到住处歇息,而如此一折腾,都已经半夜。

第二天这天一亮,戚继光就派人前来找赵远,柳芷青是找到了,可另外一件事情他却很想知道,那群国师和二王子到底来这里干什么?

在戚继光的眼里,他们就是来添乱的,要知道这里已经本来就够乱,倭寇虽说这段时间被狠狠打压,可毕竟他们就好像是顽疾一样,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全解决的。

现在这个时候来这里,岂不是添乱,最主要一点他们居然还打算去现场观战!

打仗这个事情谁说得准?而且现场的局势那可是千变万化,刚才还是胜利在望,说不定片刻之后这战局就朝一边倒,输了丢人不说,万一把这些异国他乡的大老爷的名给丢在在这里了,到时候自己又怎么交代,那岂不是还会引起两国的纷争?

想到这些,戚继光心里就火大。

这事情还必须得戚继光配合才行,因此得到他的传讯,赵远二话不说,直接奔军营,一见到,还没开口,戚继光就道:“我说你们是不是太闲了?”

赵远道:“将军,这话什么意思?”

戚继光道:“要是不闲,你们怎么把那群人给弄到我这里来了?”

赵远闻言笑道:“将军有所不知,他们来自然可是有原因的,而且有一件事情,可得还得让将军帮忙才行。”

戚继光道:“本将军怎么可能会和他们扯上关系?”

赵远道:“不如我们边走边说,如何?”

戚继光点头大了,和他一起在兵营里面缓缓走动,此刻士兵们已经开始了训练。

走出一截,戚继光这才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现在可以给我说清楚了吧?”

赵远道:“实际上,他们是诱饵!”

戚继光惊讶道:“诱饵?这话怎么讲?”

赵远便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戚继光听了连连点头,道:“原来是这样,我就说,朝廷怎么会答应他这种要求!”

赵远道:“现在这边战事还是吃紧?”

戚继光不由的叹口气,道:“倭寇就好像苍蝇一样,抢了就跑,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被动的防御,没办法主动出击。”

这是明朝军队一直都面临的问题,倭寇机动灵活,讲究的便是避重就轻,你哪里人多,他不去打,专挑那些人少地方去,等明军得到消息匆匆忙忙抵达之后别人早就逃之夭夭,哪里还有人影,如此一来,明军只能不断的疲于奔命,战果却非常的不理想,那种感觉就好像用大炮打蚊子一样。

赵远自然明白这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战线过长,倭寇过于零散,那种感觉就好像你正规军和游击队打一样。

原本若是在陆地,遇到游击队这种,可以步步为营,逐渐推进,然而这在海上,根本就没办法建立据点,所以对于明军而言,打起来特别难受!

起初那些倭寇还是有些膨胀,有时候还和明军正面对抗,可后来他们似乎发现正面他们根本就不是明军的对手,特别是戚家军,以他们的战斗力根本就打不赢,而且还伤亡惨重,所以后来干脆又改变了方式,还是和以前那种游击战,面对这种情况,明军也改变他们的作战方式,尽量的防守那些重镇,在沿海布防,如此一来虽说的确阻止了倭寇,可是明军自己也消耗过大,另外关键便是,你根本就不知道倭寇到底什么时候来犯,而且针对这种,倭寇自己也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以多打少,比如说你这里驻扎了五百人,他们就来一千人,你驻扎一千人,他们就来两千人,如此这般。

这样还是让明军特别的被动。

赵远明白戚继光现在所面临的困境,道:“实际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水师!只有发展水师,我们就可以战场推进大海,然后专门找他们的那些据点之类的,各个击破,没有了据点,倭寇根本就不可能贸然出海,没补给,没粮食,他们船估计还没抵达我们的海岸船上的人就已经饿死大半。”

戚继光道:“我们也上奏朝廷,让朝廷筹备水师,然后很快就被否决,说先皇立下的规矩,怎么能随便更改?所以现在虽说也有,然后却是非常少。”

对于此,戚继光也非常的无奈,打仗的是武官,可是决定武官练什么兵却是文官,那些文官一个个安居庙堂之上,一天高枕无忧,抱着老祖宗的那些已经过时的理念,反正死的不是他们自己的人。

一群文官制定出来的策略,怎么可能保证武官的胜利?

对于明朝而言,或许整个朝代最失败的政策就是禁海,这样不仅仅把广袤的大海让给了别人,同样也引发了倭寇整个纠缠了明朝上百年的问题。

实际上,倭寇的主要成分就是那些靠大海贸易而来的商人,开海通商,把大海给那些商人,倭寇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赵远心里却是微微一动,道:“我觉得你戚大人可以在写一封折子,或许这次有机会!”

戚继光疑惑道:“现在写折子就可以?”

赵远道:“我不敢保证,不过至少比之前的好,不过在折子里面你要京城潜入倭寇,危及朝中各级官员性命,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漫长的海岸线,倭寇可以登陆的地方非常之多,光靠现在兵力无法防守,为确保倭寇不再偷偷潜入,最好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水师之类的,对于这折子应该怎么写,我不知道9得戚将军掂量!”

戚继光道:“你是说把京城倭寇入侵的事情归结于我们没有足够水师,不能在海上建立方向,只能被动的防御,所以才被倭寇钻了空子?”

赵远笑道:“正是这个道理,这次我们发现倭寇也是偶然,实际上,就在严大人府邸的旁边的宅子里面都住了几十号倭寇,他们根本就没觉察,若是这些倭寇没有被发现的话,朝中那些文武百官现在已经没几人能安安全全的活着,事关自己的性命之忧,他们或许和以前万一有些不一样也说不清楚。”

实际上,京城混入倭寇,朝廷也来了折子训斥胡宗宪围剿不利。

戚继光听得心里一动,道:“你还别说,如此说来这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我马上写信给胡大人,让他上书朝廷。”

说到这里,他略微有几分感慨道:“我居然都没想到,还是你脑袋灵光!”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