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先生体谅,老朽一定竭尽全力。”

一直没有吭声的司马相如突然道:“董先生的事情的确不好办,刚才文太守在宴间的话让我有所联想,这一次文太守能顺利出狱,馆陶公主府安静的有些奇怪,董先生和文太守不一样,咱们若是还继续明着做这件事,我担心……!”

“什么意思?直说!”冷峻没有听明白。

司马相如接着道:“我的意思是,若馆陶公主将咱们和董先生的事联系在一起,你觉得太皇太后会如何反应?”

崔成儒也是一惊,他人老成精,这一年多都在和长安的官吏打交道,很多事情作为局外人他看的清清楚楚,连忙点头:“对\有这种可能,董先生是因为儒生的事情被牵扯进去,儒生被太皇太后定为忤逆,这罪状可大可小,咱们若被牵扯其间,就算是陛下也未必能救出我们。”

“那怎么办?董先生咱们就不救了?”冷峻有些着急。

炎涛摇摇头:“一定要救!”

“那万一……”

“不能这样明着救,咱们若被牵连进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这件事咱们得另想办法。”炎涛想了想:“还是那句话,得从陛下身上做文章,在儒生这件事情上,你我无论是谁都碰不得,也只有陛下可以和太皇太后硬着来,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见到陛下。”

冷峻苦着脸:“这怎么可能?陛下住在皇宫,咱们这些人哪有机会?”

事情到了这地步,好像陷入了死胡同,以他们现在的能力,搭上梯子也够不到。炎涛第一次觉得无力,不是没劲,而是有劲没处使。等级森严的社会中,百姓就是蝼蚁,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追不上雄鹰的脚步。默默的回到房中,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想过一万种方法,可没一种能够顺顺利利的接近皇帝。

半夜的时候,文党推开了炎涛的房门。炎涛一咕噜从床上爬起来:“老师,您这么晚了怎么还没休息?”

文党笑笑:“睡不着,出来转转,看你房中亮着灯,就进来问问可以和我出来说说话吗?”

炎涛一边点头一边穿衣,跟着文党来到院中。亭子里,石桌旁,师徒二人就坐两边。黄十三端着一壶茶和两个杯子放在石桌上,又静静的退到一侧。今天是个好天气,月明星稀,只不过长安的天空和成都不一样,这里没有山,四下空旷。坐在成都的家中,四周高大的身影将天空弄的像个井口。

炎涛给文党斟了一杯茶:“听说老师被任为太史丞,那地方很好,有很多书,您应该喜欢!”

文党点点头:“是呀!记得我第一次来长安的时候,赶着牛车,车上满满当当装了三百卷书,那时候总觉得自己心怀天下,若陛下能用我,我就能让大汉歌舞升平,后来去了蜀郡,先做县长,后为县令,一直做到郡守,自认为兢兢业业,让蜀郡百姓丰衣足食,可是到头来又怎样?蜀郡匪患不绝,郡兵疲敝,到让心怀鬼胎者趁机而起!”

“哎!”文党叹了口气,接着道:“这一生活了七十多岁,唯一让我自豪的便是办了一座书斋,蜀郡百姓叫他文翁石室,或许百年、千年之后有人还会记得吧?”

炎涛道:“何止千年,数千年都有人记得!”

文党笑了笑:“可惜我唯一看的上的徒弟却不是出自文翁石室。”

“我哪有师兄们的才学,不过就是个商贾而已,老师说这话让我汗颜!”

文党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不必自谦,才学不济可以再学,为人和做事这两样想学也学不来,这么些年我一直看着你,从小小的温水到现如今的长安,你所到之处都会给我带来惊喜,记得当初你和董仲舒的那场对话吗?这段时间老夫在狱中想了很多,儒家未必是最好的,百家争鸣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若还有机会,老夫情愿为一私塾先生,绝不会再踏入朝堂。”

“老师!”

文党摆摆手:“我已经写好了辞呈,明日一早便会送上去,过几日就回成都,去那文翁石室做个真正的教书先生!老夫年过七旬,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炎涛无言的看着老师文党,想要劝阻却找不到理由。

崔成儒的马车还没有停稳。人已经下来了。急急忙忙就往炎府里面跑。老头子满头大汗。腿脚既然很利索。几个仆人被远远甩在后面。石宝正在门口和几个护卫说话。见崔成儒的样子。笑呵呵的道:“老爷子。这么着急。”

崔成儒一边往里跑。一边和石宝打招呼:“大事。有大事。”

司马相如在院中看书。摇头晃脑。嘴角带着笑容。不知道看到了什么高兴的地方。崔成儒冲进来。满面堆笑:“司马先生。炎先生何在。”

司马相如见崔成儒的样子。笑道:“看来是有好事呀。咱们家这些天总有好事。文太守顺利出狱。今天不知道崔先生又带来什么好消息。”

崔成儒很兴奋:“的确是好事。天大的一个好机会。”

正在两人说话之计。炎涛和文党从后院出来。这些天以来。炎涛便随侍在老师旁。虽然文党是个老夫子。别的事教不了炎涛很多。各种古文和佶屈聱牙汉代文法和文字给了炎涛很多帮助。自从来到大汉朝。炎涛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汉代的文字。汉代的礼法。甚至衣着都是炎涛学习的目标。越学习越觉得这其中有着很深奥的道理。

文党看见崔成儒。知道肯定是来找炎涛的。便远远的对崔成儒点头示意。停下脚步不在往前走了。炎涛施一礼:“老师见谅。估计又有什么大事。学生去处理一下。”

文党点点头:“你是做大事的。陪着老夫这些天真是难为你了。”

炎涛笑笑:“这些天能随侍老师侧。学生学到了不少东西。今后还希望多留在老师边。”

文党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又回后院去了。大堂上几人坐定。有人奉上清茶。崔成儒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一口气将茶水喝干:“先生。好机会。好机会呀。”

炎涛和司马相如都望着崔成儒。崔成儒笑了笑:“在下这些天为了董姑娘见董先生的事奔波。到现在还是没有办下来。有负先生所托。一直不敢过来相见。今不得不来。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

司马相如笑道:“崔老先生怎么还卖起关子来了。说了半天都不说正事。”

“怪我。怪我。”崔成儒自嘲两声:“看我。都糊涂了。在下虽然没能办妥董先生的事。不过在下打听到一件事。陛下这几天准备去平阳。”

“平阳。”

“是。平阳。陛下的姐姐平阳公主。嫁给平阳侯曹寿。所以封为平阳公主。陛下与平阳公主乃是一母同胞。姐弟的感很好。此次太皇太后因儒生之事将陛下圈在皇宫之内。每只能带人游于上林苑。这几不知为何。陛下忽然提出要去平阳看望平阳公主。太皇太后竟然答应了。”

“何时动。”炎涛连忙问道。

崔成儒想了想:“就在这两。”

司马相如道:“果然是个好机会。陛下离宫本就不易。平阳距离长安不远。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若能见到陛下。董先生说不定就能出冤狱。”

崔成儒带来的消息让炎涛和司马相如都有些激动。炎涛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历史中汉武帝因太皇太后窦氏之间的斗争。也曾经去过平阳公主府躲避。只是炎涛不知道时间。另一个原因是。炎涛的到来让大汉的很多事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肯定刘彻会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还去平阳。

平阳公主因嫁给平阳侯曹寿封平阳公主。平阳侯曹寿乃大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子孙。当年刘邦开国。大封功臣。曹参以战功累累列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