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86章 红旗集团也填不了这么大的资金窟窿[www.126shu.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6章红旗集团也填不了这么大的资金窟窿

“他们怎么能这样,这些干部职工都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他们没有工作能力了,就把他们踢到一边不管,这合适吗”

作为江北纺织厂的书记,李志对这事如何能不愤怒

现在就把一辈子为国家奉献,没有工作能力的人踢开,他们怎么生存

“是啊领导,可不能这样”江同也急了。

要是张健跟陈风同意对方的要求,他们将会被整个厂里退休干部职工的唾沫淹死。

作为厂领导,不为厂里干部职工谋福利,如何面对这些干部职工们

“就因为我们没同意,所以谈崩了。他们表达得非常清楚,要想让他们接手,就必须满足这些要求。不仅如此,还要求厂里管理层大规模调动,对整个厂进行改革,搞股份制”陈峰把情况做了进一步的介绍。

本来没必要向江北纺织厂的人解释,可江北纺织厂的情况相对比较好,而且原本郑宇成同意接收这些企业,也因为跟江北纺织厂的领导谈得不错。

他们认为,江北纺织厂的情况是目前比较容易解决的。

“不仅是改组,包括你们之前欠下银行的债务,他们都拒绝承担同时,那些接班的人,都将会重新考核再上岗,考核不通过,他们提供培训,进入其他岗位,如果还无法通过考核,最终就只能自谋生路”

“难道没别的办法了”江桐一脸死灰。

他完全想不到最终结果会这样。

昨天郑宇成刚刚给他们带来希望,仅仅一夜,就破灭了。

“领导,要不我们去找他们谈谈”李志不愿意放弃这样一条粗大腿。

红旗集团,之前对他们来说,是仰望的存在。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可以成为红旗集团的一员。

“找他们谈也没用,除非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得不到任何投资。”张键对这事,也是无能为力。

红旗集团根本就没有打算全部投资。

按照谢凯的方案,国有资产管理局也是股东,他们提出先冻结这些债务,随后把所占股份得到的利润用来偿还贷款。

对于谢凯他们提出来的,张健跟陈风确实可以理解,这123家企业,如果全部要解决问题,仅仅是初期,都需要上百亿的资金。

现在最大的问题的是那些离退休干部职工如何解决。

地方政府同样没钱,根本就不可能会同意接手。

到时让退休人员觉得厂子跟国家抛弃了他们,非得出事不可。

张健跟陈风等人,也清楚红旗集团提出的要求不过份,江北纺织厂欠银行贷款三千多万,虽说现在只要三四百万美元,就能解决厂里技术升级问题。可生产原材料如果无法解决之前的欠款,也是得不到。

江北厂原材料跟其他成本费用,欠了上千万。

整个债务超过五千万。

加上离退休干部职工四千多人的退休工资,每年下来得数百万。

这样的累赘,任何单位都不愿意接手。

何况一百二十三家企业,大多数都是这种状况

“红旗集团没有义务来负担这些,你们厂历史拖欠的债务没清算完前,应该很难达成合作。没有单位会花数千万来解决这些问题,重新投资建设一座新厂,也要不了这么多资金”

陈风明确告诉江同等人,让他们别报太大希望。

八八年,国家根据很多企业生存困难的情况,出台了破产法。

虽然只是试行,也能解决一些无法适应市场的企业面临的问题。

可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国有企业要想破产,不是容易的事。

要破产,所需要资金非常庞大,毕竟要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历史所欠的账都得清算完成,那些债务也需要解决。

面临破产的企业,大多都拖欠着大量债务。无论银行,还是厂干部职工的工资,甚至原材料供应、能源、设备供应单位等。

对这些问题,国资管理局也没法解决。

而在破产后企业职工的安置,同样也是非常困难的。

厂里的人不会同意破产,有着债务的单位为了债务不就这样彻底收不回来,同样不会允许破产

红旗集团提出的条件,都是为了甩开包袱。

不然这就是个无底洞,投资多少都不容易解决问题。

123家企业啊

“江厂长,我们也没办法。你们厂什么情况,也没有必要隐瞒,欠几千万的账,即使我们投资几千万,你觉得就能解决江北厂现在的窘境吗”

郑宇成有些尴尬。

当他想明白后,也是一阵后怕。

这些单位确实不错,可他没想深层的原因。

投资几千万重新建厂,都比接手这些国营企业要好很多,至少管理没有这么混乱。

“郑主任,我们厂确实欠了不少债务只要有资金更新生产设备,我可以保证,很快就能偿还清债务”

江桐急切地向郑宇成解释。

“你凭什么保证偿还清债务,这个时间段需要多久”

郑宇成虚眯起眼。

一开始只觉得这些单位要的资金不多,确实有很大市场前景。

如果不是管理委员会坚决反对,谢凯也发现了中间问题所在,到时候真的会把404拖垮。

一家企业需要数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来偿还债务,一百多家,加起来至少得上百亿资金。

而且上百亿投入进去,还不一定能有产出,404管理人员不够,没法监管所有企业。

404在有钱,那也支撑不起。

短期内如果解决不了资金问题,厂里的管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多钱,都没用。

长虹一直收购国内被他们挤兑破产的电视机厂,整合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

不仅是上级提出要求,让长虹减缓扩张步伐,也是管理层发现扩张太快,管理跟不上,要不然长虹怎么会就此罢手

扩张得太快,管理跟不上,最终会让整个企业都被拖垮。

“郑主任,难道真的没办法吗我们厂数千干部职工,现在已经过不下去了。”

李志一脸哀求。

只要红旗集团的资金到位,技术也将不予余力地支持,他们立即就能扭转局面。

国内很多国营单位,都恨不得被红旗集团收购。

可现在红旗集团投资反而变得谨慎,不再收购企业。

作为江北纺织厂的技术总工,时光远觉得他必须说话了。

“郑主任,别的不用考虑,只要解决我们现在设备的问题,改进生产线,江北厂很快就可以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红杉服装厂也需要上游配套厂,仅仅红杉服装厂的业务,都能让我们厂扭亏为盈”

“扭亏为盈,说得倒是容易。之前欠的原料款呢每年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至少得几百万吧你们能确保每年能产生多少利润”郑宇成的话,让时光远无法回答。

保证每年多少利润

江北纺织厂,效益最好的时候,一年的利润也不过才两百多万。

“要合作,也不是没可能,让江北纺织厂先破产,等破产清算后,我们再接手,进行重组”谢凯从外面走了进来。

江同几人不认识谢凯,虽然之前见过。

听到这话,顿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