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日夜兼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虑到这些少年极高的可塑性,范进在一到驻地,就安排他们自己排好队,按照号码排好。然后统一由自己亲自管理。他命这些少年搭建地窝子、排队领取食物,按其他人的方式,进行取水、吃饭。白天跟随长乐军出操,晚上挑灯识字。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养成这些少年的服从精神还有纪律性。

这些半大孩子早就过惯了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此时范进给了他们吃的,又有地窝子和烤火取暖,范进甚至还能让他们识字,简直是再造父母一般,纷纷认范进做了义父。范进想到,这样会更加增强核心团队的凝聚力,便给所有买来的少年赐姓范。

这可乐坏了范尼,因为所有的这些后生,都将是他的小弟,自己作为第一个被收做的义子,他有着非常高的威望,不免的平日里趾高气昂起来,范进一一看在眼里,暂时并不点透。

这几天薛一桶也没有闲着,通过范进买来的材料,重新加固了当日做的四轮马车。根据范进要求的,在平日里马车摆好后,就是一个坚固的防御阵型,可以在野地里提供最好的依靠。而且摆好物品、抽出夹板,可充当临时营寨的寨墙。

又在马车车厢一侧稍加改造,放上油灯座、挡风板,夜间可以成衣、识字。当日在开封买了不少布匹,成衣店的衣服每套一两银子,着实贵了。范进打算给每个跟随他不辞辛苦远遁他乡的人们,每人做一件新衣裳。

队伍里就有原来王家堡的裁缝,范进命这些少年帮忙,终于是赶在了年前,给所有人发了第一套“制服”。

后勤兵和长乐军的衣服式样有明显区别,首先布料上面就有很大的区别。为了保证平日操练和行军,范进选了开封城内有名的字号出的加厚棉布。又让店家染了颜色。

长乐军的上衣为明军制式鸳鸯战袄的改版,他根据前世的记忆,将下摆剪短,腰腹处收窄,又考虑了肩部添加的填充物,参考了一战时期法军“龙骑兵”的军服,在正面还有黄铜色的脖带扣,整体修身舒适的外形下,衬托着士兵的英挺与威猛。

头盔目前是没有的,手动冲压机目前由于没解决螺杆和丝母的寿命问题,如果用木质的寿命实在太低,而且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那样冲出来的东西厚度、刚度都不行。范进考虑的是,到了目的地,再将头盔补上。脖颈以上部位的防护,目前就只能靠着小立领上面包着的铜皮了。

下身的是藏蓝色的裤子,在合适的地方也进行了收紧,显得士兵更加高大和健美。小腿部位打着绑腿。经验告诉范进,这小小的绑腿,用途大无边,可以减轻长途行军的腿部水肿,绑住了小腿,减轻肌肉震动以达到保护小腿避免受伤的作用。野外行军难免爬虫蚂蚁爬入裤腿,咬伤士兵的同时,增加了非战斗减员,拖累了后勤。

当日在城里,范进咬了咬牙,每人又给买了一双靴子。皮靴买不起,每人一双薄底儿快靴,制式统一,又能防寒保暖。最近的运动量太大,好多人鞋子都磨烂了。

和法军一战的龙骑兵截然相反的是,范进的衣服是明军崇尚的大红色,裤子却是藏蓝色,但这不影响他成为了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的军服!所有长乐军的人拿到衣服,都是珍而重之的收好,打算过年时再穿,平日里这破破烂烂的棉甲凑合凑合就成。

结果范进要求所有人穿上军服,打上绑腿,将破烂棉甲、棉袄穿在里面。马上到来的野外行军,由于是要继续往东走,按照历史是没有什么大股的部队的。但在外面这是长乐军的形象,是震慑宵小的无声武器,别看咱人少,但是咱衣着整齐,训练有素,哪个敢拦着,那咱就走两个回合。

当所有人穿戴完毕后,长乐军的形象立即升了级。所有人的脸上充满着一股豪气和刚毅,见着诸位同袍都和自己一样挺拔有力,大家心里都格外的踏实。

而后勤的范家军人员,每人发了一套普通粗缝制的袄子,虽然朴实无华,但在这乱世当中,有饭吃,有衣穿,所有人无不对范进感激涕零。就是这些最后到来的铁匠和池重等人,也是一人一件。除了池重还颇有微词,认为范进胜之不武外,其余众人皆发自内心的欢喜。

池重那日中了不轻的箭伤,以他的身手根本就不把范进放在眼里。所以在范进给他松绑之后,他并没有逃脱,也没有害怕。在他眼里,这就是一股杆子,是一伙土匪,硬拉人家孙阿蛮一家铁匠过来入伙。

要不是现在行走不便,而且这地窝子暖和,又顿顿有肉,老子早就远走高飞了。

范进当日见他受伤,本没在意,但是后来白天时发现,他的伤口竟然感染,又化了脓,随时有扩大的迹象。这人功夫非常高,若能留在身边定必那范尼靠谱。所以就安排范尼“要像狗皮膏药那样”日日夜夜跟着这个池重。好在这老小子也没有跑的意思。

这一个新年,是范进来到这世上的第一个新年。虽然物质上极为匮乏,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但是他积累了自己的班底,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

过年期间,范进等人没有停下操训,每日的识字、成衣、修补工作样样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买来的少年们,按照《弟子规》的原文,去掉天、地,祖、宗,父、母,圣、贤,等令人敬畏的字眼,挨个给他们取了名字:自范尼之下,分别是范首、范孝、范谨、范信……得到了名姓的少年,更是发自内心的对范进认可,完全进入到了义子的角色。

到了大年初六这一天,薛一桶来报——新的七辆四轮马车全部按照样式造好,队伍可以出发了!

范进等这个消息很久了,之前迟迟赖在开封城东不走,就是因为交通工具没有齐备。现在自己的队伍已经有了八十三人,原来的八辆四轮马车肯定是不够的。他在开封城转了好几个圈,马车还好说,木料、铁料也购置齐备,就是这马匹实在难买。

最后不得不补充了十几匹骡子,才算是够用。因为骡子跑不快,力气也比马小,所以范进安排骡子带的马车驮运粮食、妇孺等,这才勉强可以上路。

现今出发的最后一个条件满足后,范进终于说出了此行的目的地——山东莱州府!

众人听到这个名字,无不惊骇莫名,山东,莱州?上千里的路程,靠走的?

前不久刚刚因为充军而长途跋涉的冯氏姐弟还有老管家冯福,差点儿坐在地上,这种超远距离的赶路在这个时代根本不是什么“愉快的旅途”,简直就是要人命一般!

而腿部受伤的池重听到他们要万水千山的去山东时,差点儿当场就要分道扬镳,要不是腿部真的不便,而他这里每日竟然供三顿饭外,早就溜了。就算范进的态度再好也不行。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就算是长乐军诸人,一个个的脸上也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李老三算是和范进较为熟络的人,平日里为人随和,办事牢靠,十分热心肠。作为目前的“后勤部长”,李老三先开口了:

“那个,将军,咱们这已经是八十多口子了,这一天天人吃马嚼骡子刨的,粮食的消耗可是个大头,昨日探马回报,开封城的粮食都到了四两银子一石了。现在咱去那山东,别的不说,光粮食咱要带多少啊?现在这些马车,怕是还远远不够”

范进知道,李老三问出了很多人心头的问题,遂放下手中的工作,让范尼通知大家来场地中央,他要向大家郑重的宣布,长乐军未来的领地——莱州府胶州城!

这莱州此时并未遭受旱灾,在马上到来的崇祯七年,河南上下将会大旱,庄稼收成极底。再加上苛捐杂税之下,百姓几无粮食用度。这样一来,没了粮食的百姓只能把自家地抛荒,自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