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 遭遇倭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尼,此乃何处?”

范尼赶紧下去问明回报:“禀将军,此地再往东二十里,便是莒州城了”

范进眼珠儿一转,莒州——这不是到了日照吗?按此算来,最多不出三日,便可到达胶州。这日照可是个好地方,有铁有煤又有港口。只是日照限于地理位置,位于山东东南,东边是大海,西边过于靠*坦的青州等内陆,无险可守所以并不是一个好的据点。

现在不是过多思考的时候,虽然流贼只有三十二人的步军,又没有远程武器,己方在频繁的战事当中,射速已经提高到了每分钟七到八发,在这种火力密度下近战的步军基本讨不了好。

曾经有过对阵地方有弓箭的战例,但是在同样的距离下,弓箭刚射过来几发,弩箭往往都会压过去几时发甚至更多。

范进本着锻炼新兵的目的,命万里英的第三队上前接敌,余众在原地待命。范进自己则带着范尼,还有范尼、池重二人领衔的长乐近卫队,一行近五十余人奔了过去。

众人是步行加骑马,导致行军速度很难加快。三个作战队每队已经到了三十人的规模,每日都在教鞭和背诵《长乐军军规》当中度过。这样的五公里内越野,每日是必须进行的。

而各队当中,选拔了部分衷心有嘉的士兵进入到了二十人的“近卫队”。专门负责范将军的人身安全。

只是这样的一簇怪异队伍,出现在这官道上可是非常突兀。众人急行军下扬起了大量的烟尘,隆隆的从远处压了过去。

而到了将近一里左右的地方,所有人下马,交由随队的后勤兵管理,战兵在前,近卫在后,依然以两个一字长蛇阵前进。

哨音之中,众人不停紧张的变换着出腿顺序,眼睛留神的观看身旁战友的位置以及不能听错任何一个指令。这种紧张和恐慌,几乎都来自这个队副。至于对面一里外看到己方而站定的敌人,谁管他呢?他们,自有队副去盯着,自己盯好长官就行了。

经过一百步左右的距离,长乐军诸人完全顺好了步伐,整齐的踏在地上,犹如节奏分明的鼓点,一声紧似一声的压在了对面三十二名流匪的心上。

到了两百步的距离上,范进命队伍停下。因为这个距离,已经能够看出来对面的装备、人员构成还有阵型。范进知觉的前面的这三十多人有种奇特的感觉,怎么说呢?就是一种怪异,非常怪异的赶脚。

最开始三百步距离时,范进还以为这伙流贼是一些类似他的义子那样的半大小子。而到了两百步这个距离上,才看出这些人除了几个稍微个高的达到了明朝人平均身高外,余者竟然连一米五都不到,是真真正正的成年汉子。

这么矮?搞什么飞机?山东大汉不是身材普遍都较为高大的吗,难道这些乱兵不是本地人,都是那些外来户?

“停!一!”

长乐军当中有一点非常符合时代,那就是命令不会超过三个字。范进的考虑是,此时人们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而且在战前如果将过为复杂的神马“停止队列”、“立即瞄准给我打”之类的命令传下时,无论是指挥者还是战士,可能都会说错或者遗漏。

万一在关键的节骨眼上出了岔子,这种暂时以冷兵器作战的队伍可能立即被敌人抓到空子然后崩盘。

临敌前,还是那最简单的一、二、三,四。最朴素的传达着指挥者的意志,而这才是最有效的。长乐军众新兵虽然入伙时间短,但平日都极为刻苦,第三队队副万里英平日也是非常严苛,对于范进的一切要求也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

比如在这列阵对峙之余,竟然开口询问起:

“第三队,《军规》第三条者,如何说?”

“闻哨不进,闻金不止,阵斩之!”

“喏!”

万里英满意的看着自己带的小团队,站直了身子,用余光不断的向身后范进处瞄。第三队所立战功不如第一和第二队多,这战功可是实打实的可以换为银子田地的,作为长官的万里英,见到平日里其他队的兄弟们都有所斩获,而自己的第三队众人一个个眼神幽怨的样子,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所以平日里万里英总是教育大家说“战力不行才至战功不够”,那如何又能提升这战力呢?唯有刻苦训练、努力背诵《长乐军军规》一途。这就导致了长乐军当中,训练最为严苛、最刻苦,背诵军规最熟练的第三队,反而是战功最低的。

范进及时的发现了这个苗头,如任其发展,其余两队会慢慢的失去积极性,而第三队也会备受打击,从而恶性循环。所以这一战的敌人不多不少,正好派上这第三队上来赚些军功。

见到第三队众人已经列好阵势,并且将弩箭上好,各个把滑轮弩端的四平八稳,透露出平日里训练的效果还有三队主官万里英的那股狠劲儿,范进非常满意。

他对众人道:“三队的兄弟们,平日里大家训练非常辛苦,我范进看在眼里,现如今军功就摆在了眼前,为了咱自己,还有莫要让一二队笑话,给我狠狠地打,在这邻近胶州的地界,打出我长乐军的威风!”

随后大手一挥,把指挥权交给万里英。

万里英见敌人在下风口,此处虽距离敌阵两百步,弩箭的射程应该也能够到了。随即又喊出了“二、三、四……”

“嗖,嗖,嗖——”

三十余弩箭划破了静空,射向了远处的敌军。在这个地方,早已超出了弓箭的射程,第一轮齐射,只有两三发箭矢到了对方阵中,不过没有任何准头。万里英见距离不足,当即按照军中总结的“一百五十步为最佳射程”这个经验,吹起了哨子,继续向前。

范进则跟随者众亲兵,尾随其后。到了约有一百五十余步时,万里英停住了哨音,队伍整齐的列在阵前。随后,又是“一、二、三、四——”

这一次的齐射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观,只见对面瞬时间倒下了三四人,而其余众人虽然在第三队前进时有所后退,但不及这弩箭射速太高,频率太快,来不及闪躲的便立时被劲弩钉在了地上。

只是,就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次战斗有惊无险的结束时,在对面突然平地里暴起几朵烟花,伴随着浓烟出现的是阵阵火光。范进心道“不好!”

想要喊“卧倒”却已经来不及了。

在火光闪过之后,就听得“呯”、“呯”、“呯”——三声爆响。

场中众人只有范进一人知道,这是对方阵中的火铳发威了。直到此时范进才反应过来,不得不说,这次哨骑包括范进都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现在已经是明朝了,远程武器可不仅仅是弓和弩,日后相当一段时间的战争王者——火枪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前期自己没有任何基础,再加上敌人均是些盗匪或者杂牌乱军之流,仅用弩箭当然不会有问题。

但是这伙乱军明显不同,如果说刚才范进的那个“怪异”的感觉没有错的话,这个感觉就是来自于对方的武器了。那种类似长矛,又不是长矛的东西,竟然真的是这个时代列装入军营的火铳,怪不得有些眼熟。只是实难将其和前世记忆当中的“枪”结合在一起。

这事儿怨不得长乐军当中的哨骑,流民出身的他怎会见到过火枪?如若是从王家堡带出来的人,还会认得。这全在范进自己,一直未强调过火器的重要性。他自己一直以来顺风顺水,根据《神器谱》把鲁密铳的仿制图纸出好后,扔给王二铁就在没有管过。看来不仅在此战后要立即查看这鲁密铳的打制进度,更好进一步研究《神器谱》和这个时代的武器技术啊,装13必被干,果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