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怪异的队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良久,范进睁开了眼睛,虽然此刻光线暗淡,范进却感觉看清了远方。

他带领众人撤下了船,嘱咐范尼将薛一桶和董木匠叫来,安排了拆船改造事项。几位木匠望着偌大一艘船,口中啧啧声不止。

“将军,这样大的船,打造颇为不易,若是咱拆了它,少说也要旬月。如果再改制小船,先别说时间,光是这铁钉、油布,也要耗上不少啊”

“这个不难,待会我叫王三铁过来,看看把现有的铁钉融了,重新打造新的。此处渔家甚多,应该不缺那油布、沥青等物,咱们就地购买,给你十五天时间,我要见到新船!”

“这个……这个……我等未曾打造过海船,且人手不足啊将军,是不是……宽容几日……?”

见到董木匠和薛一桶等人都是面露难色,范进叫来了贾飞。

“贾队长,速去附近渔村,仗着你脸熟,找些懂造船的工匠,每人三两银子,就说本将军要造船,十五日内如造好,另有赏赐!”

“得令!”

看来这莒州城边的小渔村是贾飞的福地,这小子屁颠儿屁颠儿带着人就跑去了,丝毫没有一丝的疲惫。

范进命众人将岸边倭寇尸体寻个僻静地方埋了,让李老三带众义子、后勤兵和新加入的流民来海边驻扎。大船还没拆,收拾干净住起来肯定比野外舒坦。

他又来到了长乐军当中,指示曹兴旺和万里英进行战后总结会。这次他不再发言,而是专心的听着众人说。虽然此战没有太多的可总结之处,但众将士提到的“甲具不全”,导致混乱中被铳子打到腹部而受伤的问题,再次给范进提了醒。

没多久,贾飞带着七八个匠人模样的人回来。范进询问下,得知都是莒州船坊的作匠。只是莒州海防荒废多年,船坊多年已不再修船,更别提造船。没了生计,匠户们各个缺食少穿,原本月前有倭人来采买些粮食器具,倒也缓过来不少。

范进知道这莒州船坊的规模肯定小的不能再小,不然怎会只有这许多作匠?他一通询问下,得知船坊的确不大,共有匠户5户,匠人十几名。只是有些匠户饥寒交迫下,舍了匠籍到南方逃荒去了。

范进直接让他们登上了安宅船,检查船只。不久后领头的匠户回来告知,这船底破了一个大洞,许是到了近海后被礁石所破。

“我说嘛,怪不得在日照呆这么久。”范进这才知道倭寇被困在这里的真正原因。

他对这个领头的道:

“姓甚名谁啊?怎知这船上有破洞?有了洞,船不会沉吗?”

那个匠户赶紧跪下,抱拳道“将军!大人!小的名叫陈阿大,这船虽是倭国所造,但采用了我大明的制法,载舱底有很多水密隔层,虽然破漏但还不至于搁浅”

“水密舱!?”范进心道果然这船只和车辆不同,不是你想造,想造就能造的。

范进继续问道:

“要是打造这样一艘船,需要多久啊?”

“回将军,大明没有此型船舶,与之相若的福船,恐怕要三年之久……”

“三年?!”范进吃了一惊,怎么这船要这么费事,竟然要三年才能打造好。这和自己估计的“十几天”相差太大了。

范进寻思了半天,道:“如果把船板、铁钉都拆掉,重新改制为小船,可要多久啊?”

这陈阿大立刻转向了海边的安宅船方向,大致估算了半晌,道:

“将军,拆船不难,这样一艘大船,若是变拆、变建小船,小的认为两月即可完工!”

两个月……范进想了想,这个时间勉强能接受。他当即大手一挥,从缴获来的银子里拿出约莫有二十两散碎银子,直接扔给了陈阿大。

“两个月,务必造好小船,等完工后,本将军还有重赏!”

这样的话,自己是不能再在这里等两个月的了。大队人马进入胶州肯定会引起当地的注意,不如就此化整为零,自己带人先去胶州,去到自己事先考虑好了的落脚点。安排好新驻地的各项事务后,两个月的时间自然就到了。

届时再派人手将这些流民、物资逐一的运往胶州,应该水到渠成。而且行船需要人,培养船工也需要时间,这么多人到了之后开展的活计也需要提前规划好。范进闭目凝思了盏茶功夫,随后道:

“贾飞,你带第二队留守莒州,平日里要恪守《军规》要求,严明部队纪律,早操不可荒废,待两个月后,我亲自回来接你。你可愿意啊?”

单独把第二队留下,范进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活捉了三十多个没死透的倭寇,先用柳树皮煮水的法子保住他们一条活命,能不能活下来就看造化。然后日照有几处浅表性煤矿和铁矿,虽然无法大规模开采,但是用来练练手,为将要开展的采矿事业积攒经验还是极好的。

据说倭人都非常吃苦耐劳,也不知真假,这个优点正好可以用来挖煤。留下贾飞,是因为单论机智灵活,其他俩队长肯定不及。这莒州城虽小,但离着自己远了,范进还是担心各种意外。而自己的众“义子”,此时还没有看出忠诚度以及具体的能力,是万万不敢让他们独当一面的。

贾飞诚惶诚恐的接了命令,他知道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遂道:“贾飞唯效死力而”。

范进又想了想,箭支无法补充,如果弩弦再绷断就更无法修理。他留下了薛一桶的两个徒弟在此地,作为军械保养之用。又命李老三支出一些银子,交给了贾飞。

时间非常紧迫,距离后金军入宣府,还有不到五个月了。范进很清楚自己当前人少力簿,能贡献的力量太过弱小。但是既然知道了,我范进就万万没有逃避的道理,就算是自己爪牙不利,就算是后金兵强马壮,也不管沿路漫漫没有支应,只要我范进来了,就要在你身上咬下一口肉来!否则在一次次的入关劫掠当中,不断壮大的后金终成大患。而沿途的大明百姓,又会遭遇何样的痛苦?

范进想到这里咬着牙的下了决定。除第二队在此地,守着造船和流民外,其余的众多义子,以及第一、三队,全部北上走陆路到胶州。

他又交过来贾飞,嘱咐了一些“莫要招惹官府”、“老实儿守船”等注意事项,随后便告诉他,如有兖州过来的流民,一定打听好煤、铁之物如何贩卖,如何找到相关牙行,然后适当的购买一些。

又给了贾飞一张用毛笔勾勒的“地图”,标记着莒州城偏南的几个地方,说明了那里深挖两丈,兴许会见到煤和铁石,让这些没死透的倭人们大挖特挖,千万可不能让他们闲着。

看着贾飞听到这里时,脸上那闪现的阴险笑容,范进知道自己多虑了。

范进随后又让李老三挑出些老实可靠之人,放在莒州城外,其余新来的流民,大部分跟着范进同去胶州。

范进待一切事情安排完后,才感觉到了弄弄的倦意,嘱咐范尼等人也要轮班休息后,倒头便睡。

这一睡便到了晌午,是强烈的饥饿叫醒了范进。

他见到李老三送来的午饭里面,竟然还有一块咸鱼,配了两条海带,当即食指大动。最近腌菜、咸肉吃多了,此刻见到了海带和咸鱼后,竟然格外新鲜,立时吃了个精光。范进这才想起来,这可是沿海地区,畜牧业不发达,民众靠海吃海,咸鱼还是有的。

他动了个心思,今后可以将海洋牧场这个事提上日程。就算是近海没有多少鱼虾,咱到高丽那边弄点儿还不成。连着航海技术,带船员一同培养了,还能收获大量的副食,何乐而不为啊。

于是他又把贾飞叫来,嘱咐了在周边渔民当中,招收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