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盘踞青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范进将所有人都打发走时,王三铁又折返了回来。

长乐军当中很多隐秘的武器、机床设备都在王三铁这边,见他过来范进也不怠慢,直接问起何事。

王三铁却答道:

“将军,近几日小的把水车上都连接了锻床,日夜敲打下,竟也攒了不少百炼熟铁,不知将军打算如何使用?”目前在莒州范进虽然开采了些许煤和铁矿石,但还没有能力将铁矿石炼制,现在所有的铁料全都是外进的还有缴获的,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范进加紧了武器、铳子和炮子儿等物的打制。

范进直接道:“留少许毛坯继续锻打,用来制造轴承的内外圈,而剩下的,全部用来打制胸甲、头盔还有盾牌,只要我没说停,你就不要停,铁料不够了再来找我”

等到全部用熟铁打造的轴承毛坯做好后,范进就可以制造全铁轴承,从而升级各个机床了。范进又想起一事,赶紧叫住王三铁,把一堆图样交给了他,让他每样打制一件,先不必考虑批量制造。

主要是现在锻床数量有限,水车布的太多,太密,会影响到水力利用。打制鸟铳占了八台,打制胸甲头盔弯刀占了六台,打制轴承毛坯也要占用两台,密密麻麻的已经占满了大沽河靠近自己的这一段。

需要继续制造水车、增加动力源了。范进拿出来的图样,便是改进了的水车叶轮,这是和水接触的那部分,如果用铁质材料,可以提高触水面积,增加叶轮强度,同时大幅度降低水车自重。另几张则是依照记忆当中,适用于民用和农用的铁锹,连枷、草叉、耙子、长柄叉、粪叉等物,这样可以大大提升长乐军作业效率。

和这个时代的人相比,范进没有出色的指挥、统御能力,他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成熟经验,还有便利的工具。把自己的效率提升到最大,那么他就有信心不惧任何敌人。战场杀敌、农事生产,都是相同的道理,你的效率比别人高,那么你的存活几率和土地产出就会更大。

范进安排好了王三铁的打制任务,又开始琢磨起当日的“城阳三害”来。这首害邱家庄已经充了自己内库,为自己的壮大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害李二狗是个地道的人才,此时自己各项任务都缺人,刚好送上了门来,目前唯一没收好尾的便是那“镇南天”了。

只是探马来报,这“镇南天”跑到浮山所东边,找到了崂山地区的把兄弟“威震天”做靠山,甚至图谋哪日打到胶州私港,这就是范进所不能忍的了。

于是他立即叫来各级军事主官,布置好日常训练任务后,便兴起了兵入崂山、清缴“威震天”的念头。范进在百忙之时也去了莒州查看,此时胶州私港和莒州私港都已初具规模,按照同样的路数建了同等规模的街道、民房,不同的是,莒州侧重于仓储、物流,大型的库房占了很多地方,用来屯铁、煤等物。

而胶州则以人员培养为主,是以民房更多些。但范进的计划是,将所有重要的将作坊、库房,全都搬迁到老巢——青岛港内。所以无论如何,现在已经到了出兵青岛的时机,不如借着剿匪便一同开展了。

只是前期派过去的曹兴旺第一排发现,青岛与莒州、胶州不同,虽然按照范进的指点找到了合适的建立基地的地方,但再往东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就是崂山和浮山山脉,到处都是丘陵,物资搬运以及要开始的山地作战都有些困难。

范进此刻才想起曹兴旺的第一排尖兵队,在攻打完南天寨时就被派去了青岛,除了搜寻“镇南天”的动向外,就是到前世记忆当中的大港,去查看是否这天然的深水良港已经被开发,或者有大明水师驻扎。

结果探马回报,这里近乎一片荒芜,而且除了范进所述那所谓的海港周边还算平整,其余的道路崎岖不堪,要不是过来探路的这批人身强力壮,可能还要更多的十日才能穿过那些山路,到达这“大港”。

范进仔细算来,自己刚刚收到的探报,而攻打南天寨已经是将近二十日前的事,这几十公里的路程,用了这许多天,看来没有开发的青岛,真的是自己消灾避祸、闷头发大财的绝佳福地啊!

范进想到从陆路过去,不光是自己,将来任何人都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等到了大港,自己早已发觉。届时做好堡寨防御,高建墙、广积粮,玩命种田,多收勇士,就算是千军万马,也叫他有来无回。

但是眼前的问题不光是进崂山打“威震天”,就算是自己到了那边,在目前自己人手奇缺的情况下,物资运输效率肯定是提不起来的,必须想出一个法子,把这运力提上来。而且不能借助马匹,现在的马匹很难补充,而需要马匹的地方却越来越多——几个据点来回送信需要马匹,莒州拉矿石需要马匹,长乐军刺探军情更需要马匹,真的不能再增加四轮马车了。

范进闭目凝思起来。良久,他认为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暂时虽然没有马,将来还会如此吗?自己现在的四轮马车运力是远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无外乎是轴承和车架,这两部分的性能仍然未达到最佳导致。他睁开眼,又开始绘起图来——

首先将四轮马车升级,轴承换为全铁制,车架和车轴等处调整,框架尺寸加大,但材料换小,重要连接部位换做锻床批量打制的熟铁,整体的重量下降,但有效货运空间提升。

这样一来,在马匹承受的范围内,马车的运力就大大提升了。范进可以用原有的马车数量,拉出来更多马车的运力。随后又按照记忆当中的样子,画了两种手推车的图样,其一为独轮手推车。车轮较小,车斗较大,这个放到农田里交给农民,无论是运粮还是运粪,效率定会比人拉肩挑要高不少,而且格外省力。

另一种则是轮子较大,并且有两个轮,也是人力的,斗子改成了一个平斗,这个主要用来搬运军资,提高辎重的机动性。这两种车的整体大部都采用木质,主要部位采用批量打制的熟铁,虽然没有橡胶做轮子,但采用硬木效果也算不错,再在轴上加上全铁轴承,使得车子都十分轻便、省力、灵活。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范进尽快解决,从几次战斗当中,都能发现这滑轮弩的弓弦费的太快,而且部队扩招了,现在根本无法做到人手一把滑轮弩,必须研究打制钢丝绳的压延机了。范进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画好图样。现在有了水力锻造和水力车床,毛坯打制好后,就可以车制小型零件了。

范进的压延机也比较简单——就是若干组钢制的滚子,每两组滚子之间呈上下分布,再在滚子上车好沟槽,每个上面一个槽。按照沟槽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好这些滚子。再计算好钢铁压延的速度,设计好传动比。这样铁料毛坯经过第一对滚子时,就会在滚子转动的同时,通过它俩之间的沟槽挤压前进。通过后,就被压延了一次,外径正好是车好的沟槽大小,如此再经过第二、第三、第四,直到达到范进要求的尺寸。

这样压延出来的钢丝,不仅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能,使用寿命也非常的高,前世记忆当中,很多钢丝绳小厂就是用这个办法压制钢丝的。不过那时的毛坯,比范进这种杂质还比较多的铁料要好上太多了。

只是这样出来的钢丝只是单股,是无法直接使用的,需要将他们编织成绳。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强度。现在范进没有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很难做出线芯缠绕器,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的采用手工编织法。他在纸上写的是:“二四起头法”,明确规定了每缠绕一次的顺序与方向,并且画了一个缠绕钢丝绳的工装,同时用六股压延到两毫的钢丝,编织成为一根十二毫的钢丝绳。

虽然按照使用两年的强度和寿命计算,范进只需要用五股钢丝,每股一点五毫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