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再举义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亲兵保护下,艰难的在人流当中行进的张献忠,虽然明知道这样是敌人围三缺一,打自己一个疲于奔命。但是局势如此,已经由不得自己多做思考了。

而且后面的那支人马仿佛磕了药一般,勇猛的向前赶着自己的队伍。使得农民军的大队像是被赶鸭子一般从淅川东边,赶到淅川的西面。虽然那个队伍只有一千来人,但给自己的压力明显大于前面几个方向正对着的包围圈的压力。

期间长乐军不停的在两侧开火施压,让农民军损失格外的惨重。张献忠此时恨透了这支打着四色军旗的队伍,为什么他们的鸟铳能够打这么远?而且身后那伙子人,明明只有一千不到,为何弩箭的火力密度如此之高?怕不是寻常官军几万人的火力一般,连绵不绝的开始向自己的后队倾泻。

因为张献忠为了稳妥,采取的是椭圆阵型行军,外围是一层稀薄的“西王亲兵”,还有少量的精骑,用以防御最外的敌人进攻,战时还能迅速的集结,给敌人以压力。把这些亲兵当做箭头,后面的杂兵、流民一同撒丫子上,精锐的边军都不是对手。曾经西陲名将左良玉也没能在他这个椭圆阵上讨到好。

而身后之人明明没有什么高明的计策,人数占着完全的劣势,但是偏凭着这不同寻常的开花大炮,还有那奇怪的弩箭,硬是压着自己打,搞得张献忠这边的将士们各个憋着一股气,但是在如此之多的炮弹和弩箭压力下,又不得不乖乖挨揍,丝毫没有反击的力量,一时间队伍士气颇为低落。好在正面的敌人放开了圈子,大家便不顾一切的想要从前面那狭窄的通道过去。

越往前行,越是感觉到了四色军旗下的那帮子人的狠劲,但是大家都认为“这么多人呢,那开花大炮虽厉害,但还不至于打那么准吧?”,于是在大家都充满着侥幸的心理下,还有后面赶鸭子的队伍压迫下,所有人都玩儿了命。

长乐军第一次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歼灭战,不免有些应对不足。很多新兵第一次面对如此血淋淋的战场,开战的最开始,只是远程的炮击,士兵们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平日的演练也都是伴随着火炮进行,听惯了。

但义军逼近之后,一时间敌方甚至有了还击,身旁的战友有不幸中箭的,自己也有小部分受了伤的,引得到处到溅洒着鲜血。

尤其是放开一个豁口,让敌人穿过时,滑轮弩这种纯冷兵器的射击,使得收割人命的速度加快,很多人忍着强烈的作呕感,拼了命的上箭、拉弦,在指挥的排长或连长的命令下,将火力倾斜到敌人队伍中去。好在长乐军都是以老兵为骨干,新兵为主体,将将应对局面,只是一开始打的束手束脚罢了。

但是时间一长,见到在炮兵兄弟们不计*消耗的打击下,就算是十数万人的大队,几乎也要溃不成军。就算第一次上战场,这顺风仗也是人人都打的了的。眼前犹如过江之鲫的敌人,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裴玉成索性下达了“随意开火”的命令,不管使用什么武器,给我往死了揍。

仿佛前面的狭窄通道,就是通向永生之门,走过去,就获得了新生。起初只是农民军的随从人员,拼了命一般涌向那通道,虽然不断有人倒毙在旁,但更加激起了大家的求生欲望。到了后来,一些主力队伍也渐渐的被感染,一同开始狂奔起来。到了最后,所有人顶着长乐军四面八方射过来在头顶爆炸的炮弹,纷纷的不由自主的向前涌。

好多没有急过去的,纷纷落入了旁边的深沟。调入深沟的结局只有一个——被活捉。深沟里还没来得及撒铁蒺藜和四棱刺儿,但是后面的这几道大沟挖的是又深又陡,仿佛一个个张开大嘴的怪兽,吞噬着不分方向的义军。不管是满载金银财宝的大车,还是手拿着锄头帮着闹事的流民,就算是张献忠的那些亲兵们,被这汹涌的逃难人流挤下深沟时,只有祈求多福的份儿。

一时间各个沟里面人挨人、人挤人,到得后来,先进去的无不被后进入的挤压、踩踏,由于短时间内通过的人实在太多,守在一旁的长乐大兵们,根本就不用刻意的去捉拿,就算是让这些人自己逃出来,没个一两个时辰是万万不行的。

跟在义军最后的范进也并没有给他们留足够的时间,随着二十四磅炮不断的在密集的义军队伍中爆炸,巨大的威力带走无数的流民,而且声势赫人,提醒着义军这里是战场,所以义军向前的脚步更加的急迫,后队向前冲刺的速度也更快,让张献忠想要调集人手,收拢残兵都不能。

在前后两面的围困下,渐渐的把不到十万人的义军压缩为一个纵横三里,宽度不到一百米的狭长的一个密集方阵,在长乐军有效的引导下,不断的向着淅川进入陕西的口隘涌动。虽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热武器攻击,但如此密集,威力如此强劲的攻击尚属首次。

这就是实力的碾压,这也是武器代差带来的效果,范进跃到一处高地,见到己方已经渐渐的将敌人压缩成了罐头,而张献忠的亲兵被流民冲散到各个角落,边上的大沟又在不断的吞噬着流民队伍,便兴奋的感觉到——胜势已成!就算张献忠再威猛,此时也决难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又看到己方的炮弹在不要钱一般的发射后,在密集的流民队伍当中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损失。往往一发炮弹下去,都能带走至少十几人的生命,这不是在打仗了,简直快要成了屠杀!这都是我大明的平凡百姓啊,只是受了贼人蛊惑,如果能抓来好好利用,至少高丽那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嗯,不能把他们逼的太狠,反过来咬自己一口可就得不偿失了。

范进立即派塘马报送自己的命令,让所有人喊出“降者不杀”的口号,逼迫义军放下武器,投入光明。这样也能少造杀戮,造福于民。

当混乱拥挤的流民队伍刚刚通过了那个包围圈的口子五分之一左右的人时,范进的命令生效了,漫山遍野的长乐大兵们,一边扯着嗓子喊“张贼授首、降者不杀”,一边开始按照范进的要求,再次收拢了口子。

这下就等于将余下的八九万人全部围在了当中,在漫天的呼和声、招降声中,流民队伍逐渐的放弃了抵抗,刚才闹闹哄哄逃命的队伍,也渐渐的平息下来。那张献忠见对方已经再次收拢了包围圈,这是对方完全有把握吃定了自己的十万大军的表现,惊怒交集之下,先是大骂一声:

“庶子,迩敢!”,随后身子一阵剧颤,便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险些从马上栽倒下来。边上的亲兵赶紧扶着张献忠,想让他重新坐在马上。

但是就像喝软了身体的醉汉,任凭怎么扶,就是无法再次坐稳。一个家将心里一狠,直接道:“西王身子不适,我等先去陕西,再图大业不迟!”

说罢,把张献忠绑在了他的马匹上,随后和几个亲兵一道,趁乱护送着张献忠逃离了长乐大兵的包围圈。

而张献忠这一逃,更加做实了长乐大兵“张贼授首”的宣传,所有人都见风使舵的跟着大喊:“张贼授首,我等投降”

“张贼授首,我等投降!”

“我等投降!!”

……

原本做好了困兽犹斗的范进,见到对方纷纷的放下了武器,放下了无谓的伤亡,便送了口气。此时,他早就把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当成了自己人,哪里还能够喊打喊杀?只是接下来的流民改造工作,就需要下一番苦功了。

一想到功成如此,立即有些放松,但是忽然间的,范进便觉此时几乎筋疲力尽。看向周围的人,也差不多的样子。想来近几日为了围歼张献忠,狂奔几百里,体能几乎已经耗尽。便又下了一道命令,让裴玉成调集哨骑,去追赶张献忠,如果让这条大鱼给跑了,那此战的成效将大打折扣,抓到后就地咔嚓了,不

未完,共3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