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 崩溃的财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岛崂山风景秀丽,黄海之滨山东之尽头。

层峦叠嶂,郁郁葱葱。这里从来都是精致绝佳之处。

崂山山脉,虽然景致绝伦,但长乐军军民都非常有默契的不去践踏这心目当中的圣地。

其一,崂山山脉靠近大港的这一带,原本是浮山所千户所在地,但是自从范进任了胶州县令后,便将浮山所迁走,硬是把浮山千户和众军户移走,安插在了胶州艾山。这里重新进行了建设,开辟出来的地方,用以安歇长乐军战死沙场的勇士们的身躯和灵魂,也就是“忠烈祠”的所在,所有长乐军军民全部自发的保持一致,除了重大节日还有出征凯旋后,全都要保障烈士们的安宁。

其二,在崂山山脉群山环抱之巅,范进耗时一年半,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秘密的建立了一所与世隔绝的机构。这里静悄悄的矗立着一座完全有别于这个时代的建筑,而这里的防卫更是远高于范进自己的居所。

没人真正的到过这里,也没有人愿意往这里来。所有上山的道路全部被切断,上书“禁地”两个小字。随后边上有重兵兵站进行驻防。曾经有蟊贼进入,以为是埋藏宝贝的地方,怎奈还没走出五步,便被万箭穿心。

普通的民众更是不敢深入这范进的禁忌之地,慢慢的这里也就淡出了所有人的视线。

其实那铁丝网和小炮楼也仅仅是第一道防线。用来隔离这个世界和围墙里面的世界之用。

过了这铁丝网和密集的兵营大约五里后,才是第二道防线,这里从外面来看是一个方圆百里的高大城墙,高达三丈的城墙媲美海岸堡垒,城墙修建为多边形,各段都可以有效的呼应,只要在一段城墙上面出现了情况,各个城墙都会遥相呼应,彼此动作。宛如那海边的海岸堡垒,只是这里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而不是外面的人进去。

各段城墙没有门,只在靠近幽暗的地方,设着一个大铁门。铁门高达两丈三,上面布满了尖刺,开的时候少,关的时候多。

进了这个铁门,则是另外一个景象。这里的布置完全有别于外面。

城门守卫全都是从近卫当中退伍下来的老兵,或者作战负伤无法继续战斗的伤员。他们对范进有着绝对的忠诚,更加视范进的规定如铁律。他们忠于职守,没有将这里的事情对外宣布一丝一毫。

铁门后面,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里除了那个高耸着的象牙色的楼宇外,所有的街道、标识、店铺,完完全全都是按照范进自己的想法建立的。而看到了这里的人后,会感觉到这似乎完全不属于大明,甚至不属于长乐军。这里的人都是剃着短发,而且各个面容清秀,这都是范进特意挑选的孤儿,而且自己手把手的一个个教育起来。

这里平日都不会有什么人来打扰,除了几个为了金钱卖命的弗朗机传教士,就只有范进了。

今日范进把四轮马车停在了铁门外,随后便带着范尼,只身来到了这里。对于范尼来说,范进爱去哪去哪,除了带他去青楼可以提起兴致外,到哪儿都是一样。你也不要妄想从他嘴里听到什么,因为他最喜欢的就是那种“魔幻”小人书,画的精致的小册子才是他的最爱。问啥东西过了三句话之后,都会转移到“你有魔幻爱情写实协册吗”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上。

有时范进觉得范尼是大智若愚,但是更多的时候木讷的范尼让他觉得更像是真愚。不过这么多年下来,这个范尼还是非常可靠的,所以他并不避讳范尼。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后,义子范飞来到了近前。

“父亲,紧急来未来学院,可是到了我等报效父亲的时候了?”

范进传了口气,拍了拍范飞肩膀,道“确有此事,来,咱们进入天字二号教室详谈!”

……

范进的未来学院分为“工科”、“理科”和“商科”三个内容。他凭借着自己强大的记忆,把相关的学科知识硬是写在了纸上。除了“理科”里面的几何数学等入门知识是由掠夺过来的弗朗机传教士们来讲外,其余的都是范进自己写教材,自己手把手教。

这次范进由于**和银子的储量接近耗光,所以不得不再次对倭国下了屠刀。而那空着金山银山却不思进取的萨摩,则是他第一个动手的。而贾飞不仅超额完成任务,抓了大量的将来的优质矿工,还买一赠一,连着倭国的大渔场肥前藩也一并拿下,这下好了,“吉州商馆”里面又可以有新品种的鱼罐头了。

而且光是渔业,就可以确保范进领地上的百姓不饿肚子了。三十万军民,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而让范进不得不把目光从倭国收回来的是,大明朝廷竟然给他开了一张“罚单”,说是胶州县去岁的税赋不足,辽饷加赠也不足,必须在岁底加紧补上。如果不及时的上缴,恐有欺君之罪。

好家伙,这还没出名几天呢,怎么就成了肥羊啊?范进这个消息是得自在京师的眼线,所以并不担心其准确性。现在朝廷缺银子竟然缺到了这个地步,看来要加紧动手速度了。

他来这个未来学院,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部分的学生,让他们顶起一摊事来。这不是别的,正是那证券交易所之事!只是若想成立交易所,首先要有股票或者其他类型证券。要想有这些证券,那最根本的金融体系就要建立,更加不能少的是维持金融秩序的规矩,以及万千个股份制的“公司”。

范进学习的目标自然是当前已经成立了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个东印度公司虽然龌龊无比,而且在几百年后甚至直接敲诈了我大清,引起了轰轰烈烈的鸦片战争,但是关于这个公司的建立,却是没有多少年。

这个公司是为了让荷兰殖民者打通通往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通道,而在“西方文明世界”打的幌子。

当然了,他们的行径和范进同志一般无二,表面上称作是贸易拓展,实际上都干得是占领、掠夺和残暴的殖民统治行动。只是范进做的要更加的彻底一些。

欧洲人骨子里都有那种所谓的冒险精神,说白了就是当贼当惯了,本地抢不到,咱们就去外地抢劫的精神。所以他们认为远洋探险无疑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同时也是高回报的活动,但是这么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如果没有资金,然后又解决不了官家的经营和所有的全力,咋整呢?

于是这帮强盗们就聚在一起,好好的商量,最终还真商量出来一个绝佳的方法,即股份制经营。首先这个股份制就可以筹集大量民间闲散资金,可以堪称吸金小能手。其次这个股份制玩儿的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把戏,所以呢,那个东印度公司就用这些小把戏成功的地将分散的民间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到了后来,荷兰王室一看妙啊,便直接给与了授权。所以那个东印度公司极为嚣张跋扈,到了后期,它的权利颇大,达到了可以自己雇佣士兵,自己可以对外发行货币,然后甚至达到了国家的地位,与其他的国家订立条约,这么猛的一家公司,其实早就成为了荷兰殖民者的对外殖民的工具,这么好的样本,范进不拿来参考学习借鉴一下,真的很对不起所学的历史。

只是那东印度公司牛成这个样子,所以这一结果导致荷兰的民众纷纷的踊跃购买股票,这个公司的股票也就青云直上,得到了很多荷兰官员的垂青,甚至阿姆斯特丹市长都特么的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然后呢,这东印度公司的票票如此好卖,没个交易的机构不成啊,然后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交易所,就是那个劳什子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为了大家借钱方便,又成立了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一家,就是阿姆斯特丹银行。到了后来呢,世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