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带路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的虎头山,算是杨炯一手拉起来的,规矩都是他定的。很多规矩都跟杨炯的作派类似,简单粗暴,比如饷银,普通的士卒二两,小旗官便是四两,总旗官八两,幸亏杨炯自己不领饷,否则就得十六两。这样一来,现阶段杨炯每月至少得花上一千多两。另外,还有十两的安家银哩!

马上又到月底,杨西施派人把杨炯叫到了山上。

见到杨炯,杨西施直奔主题,“家里的钱已经不够开饷了。我到芝娘那里借了些,已经把这个月饷银预备了。每个月的分红也就一百多两。也就是每个月光在饷银上的缺口有九百多两。这个还不包括打造军械。炯儿,我们得想个办法,不然维持不下去。”杨西施执掌后营,杨炯索性把队伍上的后勤杂事一股脑推了出去。能者多劳嘛!

杨炯心里不以为然,后世就是干这个的,难道还不知道军队这玩意,就是个烧钱的货!有钱不一定玩得好,但没钱肯定玩不起。

“娘有什么好办法没?”杨炯想听杨西施的意见。

“娘这些日子也想了想,削减饷银,肯定不行;利用后营回收钱财,也是细水长流,主要还是掏空他们的荷包,让离不开咱们。这样一来,只得开源……”

说得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杨炯表示信服,立马点头。

“……要在官道上布置关卡,对过往客商收过路钱。蚊子再小也是肉,细水长流,多少还是有点进项的。还得,还得去抢劫一批大户……”说道这,杨西施顿了一下,可能觉得不好意思。母子一起如此正大光明地讨论抢劫的事,画风如此迥异,明显超出杨西施过去对杨炯的教育。

杨炯津津有味听着,丝毫没有感觉到杨西施的迟疑与尴尬。

其实,这些主意杨炯都想过,完全表示赞成。维持五百多的队伍,而且未来还得增加。在杨炯看来,事物的发展,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越能搞到钱,越能壮大队伍,队伍越壮大,越容易搞到钱。相反,若是难搞到钱,队伍就维持不下去,人员会减少,士气也会低落,然后越没有战斗力,导致缺乏震慑和对抗其他势力的能力,最后连汤都喝不上了。

杨炯的主意是先去抢一批大户,解决燃眉之急,随后应该找几个来钱的大项目。嘿嘿,收过路费,那得收到何年何月,哪有抢钱来得快……

说干就干,当晚杨炯就去了趟何举人家。

当杨炯带着自己的亲兵来到何举人家,已是万家寂静了。何家宅院好像也只有阁楼有昏暗的灯光传出来。这让何举人惊疑不定,迟迟不敢开门,因为除了抢劫,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这么晚虎头山的人来干啥。

最后只得杨炯亲自出马,在门口说了几句,大门才缓缓打开。

杨炯说的是“举人不必惊疑,若是打家劫舍,不必等到晚上。”

进门之后,杨炯让亲兵守在院子里,在何举人的陪同下孤身进了何家的正堂。

刚一入座,杨炯就直接开口,“深夜来访,是有买卖同举人商量。”

何举人惊疑地等着看着,但很沉住气,没急着接话。

“山寨里兄弟太多,开销太大,缺钱。”杨炯顿了一下,看着举人,诚恳地解释,“举人不必担心,我这次不是来你这化缘的,是有事相托。”

感觉杨炯没必要说谎,何举人想了想,也礼貌地接过话头,“不敢,不敢,大当家有事尽管请讲。”

“举人有功名有产业,想必平时交游广阔,可否告知地方上的士绅豪强名单,以及家里大致的产业。我准备去抢他们的。”

杨炯说得轻巧平淡,但在何举人心里却是一声惊雷。抢了我家还不够,还要去抢其他的。这才多久,五千多两银子就花掉了?!

一时间,何举人都不知道该说些啥,只是木木地看着眼前杨炯那英俊非常,同时却稚气未脱的脸庞。这个土匪比我儿子还小,估计和我闺女差不多大哩!

见何举人不说话,杨炯只得抛出干货,“举人不必担心,一则我做事有分寸,必定不会泄露今日之事。二来,若有收获,必分润半成给举人,绝不食言!”

又是一个惊雷。何举人竭力稳住心神,想静下心来权衡利弊、谋划得失,但突然间涨红的脸色,还有那粗重的呼吸,有违平素的君子之风。

见到何举人的神态,杨炯便不再多说什么,拿起桌上的茶盏开始喝茶。嗯,不错,香气四溢,满口生津。

何举人心里翻江倒海,纠结不已。不给吧,匪窝离得这么近,而且还大咧咧地在何家冲的地面上扎营,若是这个大当家翻脸,抑或没钱闹出什么问题,最先遭殃的就是自己和乡亲了。给吧,若是泄露出去,很容易被官府破家灭门,哪怕就是没有真凭实据,那自己也成了士绅的公敌了,往后可怎么办。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这样稍微提供点情报,轻轻松松就是半成的好处,算得上是天上掉馅饼了。更何况,这其中自己还可以动动手脚,比如,哪些家伙曾经得罪过自己的,嘿嘿,那我可是要秉公办理,不,君子不欺暗室,不能欺负大当家不了解情况嘛……

当这个念头闪出来后,何举人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直白轻易的好处让人心动;照顾亲友、报复仇人更是莫名兴奋。何举人实在抗拒不了这种双重诱惑,决定做个俊杰,做个识时务的俊杰。

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何举人语调淡然、语气真诚地说,“难得大当家信任,实在不忍推辞。何况,大当家的队伍还住在何家冲,更是不忍队伍上缺饷,造成地方上的不安靖。”

杨炯一听,心里感慨不已。不能不讲,这些个读书人,虽然矫情,甚至腹黑,但话确实说得漂亮。你看,我不是畏惧你的威胁,不是为了你许下的好处,而是为了报答你的信任,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已才和你合作滴。

杨炯也跟着搭戏,“举人人品高洁,心系桑梓,某佩服不已……”

半夜回到队伍上,杨炯打开何举人提供的东西一看,好家伙,几张白纸上写得满满的。略一琢磨,杨炯品出了点味道。上面没有姓何的,估计是何举人在维护宗族;倒是有很多秀才和举人,估计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在作祟;还有就是,上面还尽可能简明扼要提示了发家的原因,比如,县城附近有个刘员外,上面写着的就是“私自开矿,家业膨胀”,这也反映出何举人做事的风格——心动立即行动,而且行动很积极很彻底。

直观的感觉,这个何举人挺可怕。不过杨炯也没有什么心思考虑过多,只得合作共赢,而且也不准备给他挖坑。毕竟,食言而肥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情,更何况有个如此能干厉害的带路党,很多事情会轻松得多。

接下来的日子,杨炯便根据何举人提供的名单,按图索骥般进行打劫。这一次的行动,比起年初抢劫何举人家的寒酸不同,阵容要强大的多。当初十几个人,现在出动了两百多个人;当初只有简单的两排,现在出动了五个总旗,连弓箭兵总旗都带出去了。

所幸杨炯是以打仗的姿态去打劫的,不然差点就吃亏了。第一站就是打劫那个私自开矿的刘员外的时候,没想到遇到了个硬茬。刘员外本身宗族势力就强,纠集了一群矿工,再加上前来帮忙的乡亲,有个四五百人的样子。

刘员外完全不鸟杨炯派过去的人,上来就是几个耳光,抽得嘴角流血,然后嚷嚷,“他娘的,打劫都打到老子身上了,也不打听打听大爷我的名声……”

杨炯觉得,弓箭兵左总旗的总旗官胡素为人本分、做事踏实。原本想着送他点功劳,便让他去给刘员外交涉要钱。没想到这个刘员外这么能!看着胡素肿得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