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鱼水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匆匆吃过午饭,杨炯便向杨西施辞行。

杨西施坚持要把杨炯送到门口,然后说道,“炯儿,万事小心!战阵之上,可不得随意。不管战事如何,都记得要派人回来报信,家里也好放心些。”

惠姑拿出了一个包袱,递给杨炯,低头嗫嚅,“里面有些干粮和衣物,你饿了要记得吃呀。过几日,我再给你捎些过去。”

杨炯郑重接过,又点了点头。

秦素素也递过一个包袱,含泪说道,“相公,可是要小心!”

杨炯只得也接过,也点了点头。

别过家里的女人,杨炯直奔城北大营。出征的队伍已经准备好了,都在大营门口列队,等待着开拔的命令。杨炯扫了一眼大伙,大多神色平静中略带兴奋紧张,一派战前独有的氛围。

杨炯纵马在阵前跑了一个来回,然后大声吼道,“常宁县城被围。咱们这一趟,是要去救援咱们自己的兄弟。大伙都准备好没?”

沉默片刻后,队伍里立刻传来声势震天的回应,大伙齐声高呼,“大当家!大当家!大当家!”

从虎头山十几个人,到如今的三万多人,都是大当家带着大伙,一步步走到了现在。在虎头山,大伙都认为,这世上,就没有大当家干不成的事。在他们心目中,杨炯已然是半神仙式的人物了。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一伙苗民,拿着柴刀,扛着锄头,怎么抵得注山军,而且,这次还是大当家亲自带队救援。大伙尽情呼喊,用呼喊宣泄心中的荣誉感和战前的紧张感。

杨炯让亲兵把各千夫长和百夫长叫到马前,开始安排行军事宜。

“亲兵队,派出一个百人队,担任斥候和先遣,距离本部约两里左右,遇有情况,及时通报本部,不要擅自出击。”

“两个千夫长,你们安排好顺序,按照一个刀盾兵百人队后面跟着一个弓箭兵百人队的次序,交替间隔着行军,遇到突袭便于相互掩护。”

“我带两个亲兵队在队伍的中央部位,一个亲兵队在队伍最后行进,担任整个行军序列的后卫。”

“行军过程中,不许解甲,保持好队形和戒备状态,时刻要有敌情意识。每走十里路左右,要组织一次休息,避免过度消耗体力。告诉大伙,要做好连夜行军的准备,下半夜会组织几个时辰的宿营,明早再继续向县城进发。”

“救兵如救火,咱们不仅要快,而且要安全达到,还不能让体力过于消耗。”

吩咐一番,杨炯便挥手示意开拔。

……

今早以来,苗民的攻城一波比一波凶,几乎就没有半刻的消停。周威带着两个十人队,还有十几个人高马大的民壮,充当着整个城防的预备队和救火队。拄着手里的长柄大斧,周威大口大口喘着气,眼神有些空洞地看着城下不远处跑动的苗民,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救场了。

在周威看来,苗民的攻城虽然动作生疏,既无犀利的攻城器械,各个方向也没有配合好,更没有弓箭支援压制,但就是胜在人多,成千上万的,而且还不怕死。不管是石头,檑木,还是烫水,从城楼上,从云梯上,掉下去一个,就会又有一个拎着柴刀,吆喝着,叫喊着,毫不犹豫地顶上来。在周威从贼吃粮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勇敢,最血性,最不怕死的敌人了。

某些时刻,周威甚至会想,若是湘江一战,衡州卫有这般的勇敢血性,恐怕整个虎山军都会葬身湘江河畔了。但同时,周威也自嘲地想着,当日没死在湘江河畔,今日可能也会在这小小的县城,把性命给交代出去了。

这时,又一个兄弟气喘吁吁跑过来禀告,“百夫长,东边城墙,已经有苗民上墙了,我们十夫长让我过来求援。”

周威听罢,二话不说,咬紧牙关,扛起斧头就朝东城墙跑去。哪怕双脚跟灌了铅似的,哪怕觉得肩上的斧头有如千钧,周威也不敢有丝毫的迟疑怠慢。经历过攻打衡山县城和衡州府城,周威知道,一旦让敌人攻上城头并且站稳脚跟,他们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的补充,破城就是迟早的事了。所以,宁可倒在增援的路上,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城破。

……

杨炯牵着马,一脚深,一脚浅,跟着队伍行进。上次湘江之战,缴获的衡州卫的二十多匹战马,立马成了整个虎头山的宝贝,大伙都流口水。有人建议给每个千夫长配一匹,却被杨炯给否决了。

在杨炯看来,把战马作为一种彰显身份的代步工具,这在缺乏战马的湖广地区,实在是暴殄天物了。想着有机会能够运用骑兵进行集中突击,杨炯便把这二十多匹马都拨给亲兵队,而且还是集中放在一个百人队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湘江之战后,杨炯便让他们开始练习骑术,就是为以后大规模组建骑兵做准备。

杨炯牵着的是一匹毛色纯黑发亮的高头大马,取名叫黑风,它的前主人就是衡州卫袁明和指挥使。虽说袁指挥使武技乏善可陈,但相马的眼光却很独到。在城北大营时,只有是有时间,杨炯每天傍晚都会亲自去湘江河畔饮马。一路上,黑风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都让杨炯很满意,甚至在心里默默感激已经阵亡的袁指挥使。

黑风性情温顺,不怎么挑食,不需要专门喂粮食,只要有青草和干净的水就行。出于对黑风的喜欢和珍惜,杨炯平时都是坚持亲自喂马饮马,有时间的话,还会把黑风牵到湘江河里,好好给它洗刷一番。半个月下来,杨炯和黑风已经建立了初步的默契。

一路上,黑风时不时蹭一下杨炯,还往他身上呼呼吹气。杨炯只得也时不时抚摸一下黑风的脖子,以回应这份亲热。不过久了以后,杨炯便明白过来,黑风这是示意自己上马骑行。

又给黑风喂了一个饭团,还摸了摸它的鼻子,算是表达对这番好意的感谢。不过,黑风的这番好意,杨炯只能心领,不能接受。每一匹战马都非常宝贵,尤其在现阶段的虎头山,更是不能有丝毫浪费或伤害马力的行为。

一路行军,平静如水,没发生过什么情况。担任前哨的亲兵队,虽然时不时派人通报路况,但就是没有敌情。杨炯也不作多想,因为从周威派人请援所报告的情况来看,这次苗民之乱,既十分蹊跷,又十分突然。

根据直觉,杨炯隐隐觉得,这可能就是一次单纯的报复行动。

至于为什么报复,而且还选择攻打县城的方式,这里面可能还有许多不曾掌握的信息或者秘密。

杨炯带着队伍,急而不赶,沿着官道向常宁县城正常进发。行至半夜,在距离县城还有十余里的一个小山村附近停了下来。拒绝了兄弟们进村宿营的建议,杨炯下令就在村外露营。

盛夏还未过去,夜里虽然气温开始渐渐凉了下来,但队伍上都是年轻后生,这点风寒应该还是能顶住的。就着亲兵打的火把,杨炯在村外走了一圈,便定下了各个百人队的宿营位置,还有外围的警戒勤务。哪怕可能只有短短几个时辰的休息,而且从前期行军的情况看,苗民应该还没有围点打援的计划和准备,但警戒勤务是一支武装集团的标志动作和习惯养成,只能坚持保持,不能自作聪明率性而为。

安排好宿营的各项事情,杨炯便在亲兵队的宿营位置,找了一块平地,偎依着黑风就躺下了。黑风身上热乎乎的,杨炯背靠着黑风的肚子,完全感受不到寒意,舒舒服服地,很快便入睡了。在入睡之前,杨炯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唉,还少干了一个事——没有调制宿营配置要图哩!

……

清晨,杨炯被亲兵给推醒了。虽然没睡够,却也不好生气,因为知道自己嗜睡,所以平素里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