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先生一家的奇妙旅程(一)

五十五岁的木琢先生跟自己的结契人辛如青女士, 带着他们的四个孩子从中州来常辉参加第一届常辉艺术大赛。

这个家庭四个孩子当中, 大的三十一,小的十五岁,三儿一女,其中两个随了父姓, 两个随了母姓。

在盖尔,一般遇到这样的家庭,就能很简单的推断出, 这是个责任平摊的结契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中, 结契双方无论是生活消费,家庭义务, 养育子女,赡养双方老人的一切的费用及责任,都是共同分担的。

虽在古代社会体系当中,只有穷人才会这样结契, 然而现代社会中产阶级们发现,这样的家庭婚姻构成, 其实才是最健康, 最平衡的。

最起码, 不会劳累了一天回到家, 刚进门就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从契人,对你唠唠叨叨嫌弃你赚的少, 做得少, 吃得多, 还不懂风情……

近五十年,责任平均的结契家庭是越来越多,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了。

并且,在盖尔的世界有一个好处就是,从来男女平等,因此它才会孕育出,这样的家庭形式。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它大多发生在教育,社会福利,生存环境比较优越的都市。

像是老三常,说实话,其实它还是略保守的。

来的时候,木先生一家就拿到了足够的资料册子,虽那上面也介绍了常辉郡的自然风光及城市生活现状。

然而,有着一切准备的木先生一家,一到常辉,他们依旧便被常辉郡只有一条公路,两个飞艇站点的窘境吓着了。

这真是一个小说里才会有的乡下地方啊!

这可怜的一家,因为飞艇无法落地,已经在天空随着飞艇滞留了整整十一个小时。

刚下飞艇,当他们看到用简易板材搭建的接待大厅,还有简单竖立起的各接待点之后,这一家老小的心情实在说不上漂亮,甚至可以说是糟透了的。

五十五岁的木先生,他本性严谨又严肃,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在内心给常辉的艺术大赛打了个大大的叉,并且他还面无表情的说起了打算。

他说:“既然来了,就接受现实吧!我去看看那边有没有回程安排,我们尽量申请第一批离开……至于咱们今年的选票?就都弃票吧!这地方,简直太糟糕了,真是无法想象,他们是如何申请到大赛举办权限的……我要写一篇文章,狠狠的批判一下……”

木先生的大儿子双手提着巨大的行李箱,不能伸手,就只能遗憾的耸下肩膀说:

“好的C的!父亲您就是做这个的,所以您随意……我现在的问题是,我的身体告诉我,我需要到他们安排的住宿点,好好的洗个澡,祈祷他们供应热水……再吃一些东西……我饿坏了,弟弟妹妹们也饿的可以吃下一整张桌子了!”

“看!母亲,外面下雪了,好大的雪啊……”

木先生最小的儿子辛凌忽然指着落地透明窗外喊了起来。

今日的常辉天从人愿,银装素裹!

大雪遮羞般的盖住了这座小城的一切狼狈以及陈旧。

孩子很兴奋的丢下家人准备跑出去,然而,他的母亲利落的伸出手,抓住了他的衣领,将他好不客气的提拉了回来。

木先生没有搭理自己的儿子,他在继续四处寻找着,期盼可以将目睹的那些东西,组织出一篇文章,狠狠的批判,也不算是白来一次。

而就在此刻,忽然!一阵清脆好听的金属撞击声富有节奏的响了起来。

接着,右边围着的人群散开,一群穿着粉嫩色传统布裙,头插极其漂亮夸张银饰的姑娘,她们的脚步,跟着悦耳铃声发出来的节奏,迈着具有舞蹈性质的步伐,向着这家人就来了……

这些姑娘并不漂亮,黑却健康,身材修长而匀称。

而看到这样的女孩儿,人们脑海里总是会有这样的词汇冒出来,原始,传统,质朴,淳然,自然,憨厚,勤劳,天真……

女孩儿们一路笑着走来,露着嘴上的八颗洁白的门面,她们走动间,漂亮布鞋上的铃铛在响,腰上的一圈三坠银器在响,头上左右插着的夸张银步摇,也在叮叮当当的响,还有脖子下带着的,胳膊上一圈一圈的环着的……那些首饰,在灯光的照耀下,发着奇妙的银光。

木先生的女儿有些艳羡的看着她们,她觉着,如果可以,她也想有一套这样的银饰。

矜持的木先生下意识倒退让路,一伸手他还拉住了自己的太太。

然而,不等这家人做出更多的反应,那群姑娘就迅速将他们围了起来,其中一个长相很甜美的女孩子,还指着他们正前方说:“欢迎你们到常辉!请你们向前看!”

这家人又下意识的一起向前看。

然后那边人群又跑出一位抱着相机的年轻人。

他迅速来到近前,端起相机就说:“来!看这里!微笑……对!来,太太的脑袋往先生肩膀靠靠,很好!就是这样……笑\好看的笑容……对,好~了!”

随着一声咔嚓,这位又一摆手到:“来,小先生,小女士让开,请父母照一个合影。”

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让开,那群姑娘又亲昵的将这对夫妇围了起来。

“很好,真般配!太太真漂亮,先生真有气质……很好,请先生搂住太太的腰,呃,这样也很好,笑C了"子们过来再来个合影!”

被人夸奖总是心情愉悦的,木先生总是严肃的脸上,竟然也慢慢放松下来,露出浅浅的笑容。

就这样,随着照相师的安排,木先生一家被迅速咔嚓了十几张。

而就在他们照相间,已经有无数的刚下飞艇的游客以及评委围观了上来。

等到照片拍好,那群姑娘又离开了他们,开始寻找下个目标。

最后那位年轻的照相师笑着走过来,从身后跟随的小推车上,拿起两个手提袋递给木先生一家说:“这是我们本地民众的一些小小礼品,常辉欢迎诸位评委的到来!希望诸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心情顺畅,行程顺利!”

木家人以及习惯被各种招待了,所以他们很自然的接过手提袋,却发现?这两个手提袋当中,有一个还是热的?

恩?

最小的孩子迅速打开手提袋,取出一个竹片编制的食盒,打开最上面一层,却看到整六个憨气十足的热包子,正在发着阵阵香气儿。

小家伙的肚子顿时咕噜一声叫了起来。

他摸着肚子,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然而他父亲严肃残忍的拒绝了他的恳求。

在大庭广众下进食,是失礼而没有家教的行为。

这决不允许!

两个小点的孩子,表情更加可怜了。

他们一家是坐大众蜂巢铺位来的,并且在飞艇上吃的也是半冷不热,费用算在票里的配餐。

饱倒是没问题,吃好就不可能了!

照相师指着这个食盒继续介绍到:“各位评委,这是我们常辉本地着名老三巷戏台灶口牛肉包子,这下面的两层,一层是段二嫂子枣泥馒头,还有一层是老何奶奶葱油饼干,边上那一大管子竹筒里,是热玉米粥,大雪,天气寒凉,您们回去就先垫垫肚子。”

说完,他又指着另外一个袋子说:“那里面是你们相片的票据,还有一本邀请函,未来十五天,每天晚上诸位若是闲了,就从宾馆挪步我们老三巷,我们那边夜夜都有传统常辉铁琵琶及六顺班的大本戏剧演出……”

这位还没有

未完,共3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