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夜宿路边论丹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李玄玉听了张闲招惹秦子韵的来龙去脉,难得的展颜一笑,谁也不知道李玄玉心里想的什么,居然答应收张闲为徒了。

“啥……?神仙姐姐你答应了?”

这话,倒是把张闲愣住了,他满脑子的问号,李玄玉居然收他为徒了?他没听错吧,这莫名其妙的一场巧遇,居然就多了个师尊?

可是他不想真的拜师,也不想去上清道,这尼玛算个什么事儿啊?难道仙人行事,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么?

貌似他看书里也是这样写的,世外高饶行事,往往就是普通人看不懂,不按常理出牌,真是信了个邪啊。

然而听着张闲的话,还叫神仙姐姐,李玄玉秀眉微蹙,不习惯这种男子亲近的语气,眼神多了一丝严肃,道:“叫师尊,尊师重道是基本。”

抬手一指,虚空画符,一道电划过,劈在张闲身上。

“啊……”

张闲当即一声惨叫,被电得浑身颤抖抽搐,差点没大骂出来,这尼玛先前还不收徒弟,现在就要强收了,他心里那个苦啊,他太难了。

但面对李玄玉,他是真的打不过,好汉不吃眼前亏,心想,先答应着,然后找机会开溜,连忙一脸的老实正经:“是是,是师尊。”

李玄玉略微点头,冷淡的性子也没多言,继续往前走。

张闲赶紧跟上,老老实实的,真的像个徒弟。

两人就一直这样走,穿过山林,往东边的方向去了,途中也不停步休息,也不吃东西喝水,一直走了几十里,色已经是下午,进入白岩县隔壁的一个县城,名曰范县。

不过没有去范县的县城,而是上了官道,往另一个方向走,一直走到傍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李玄玉也很随意,就在路边落脚,席地而坐,闭目养神,让张闲去捡些柴火。

张闲心里郁闷,只得去捡柴,烧了一堆篝火,看李玄玉的样子,今晚是要一直打坐不动了。

他心想找机会搭话,这神仙师父太冷淡了,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一走就是一,这一坐又得是一夜,果真不是凡人。

他过午不食,这会儿也不吃了,拿出清水喝了一口,一脸微笑的话了:“师尊,你请喝水。”

“我吐纳露气,不必饮水。”

李玄玉睁开眼,清净冷淡的语气,随即拍了一下背后的剑匣,机关打开,取出一个瓶子递给了张闲,道:“这是一瓶辟谷丹,你饿了,暂时吃这个。”

“辟谷丹?莫不是仙丹!”

张闲一听,当即大喜,赶紧接过瓶子,心的打开瓶塞倒出一颗,没急着吃,而是仔细的观看这仙丹。

李玄玉见状,略微摇头,淡淡的道:“世俗之人仰慕方仙,迷信鬼神乱力,信奉方术仙丹,其实根本没有鬼神,也没有所谓的仙丹,这辟谷丹只是坚果加一些药材,养生固本,调理消耗。”

“哦,是坚果做的啊。”

张闲反应过来,他还以为是传中的仙丹,赶紧尝了一颗,还真是坚果味的,还有人参、灵芝、冬虫夏草、鹿茸等等。

他以前在国公府,经常去药房拿药,对这些口味很熟悉,再加上他现在的五官知觉灵敏,味觉也很灵敏,吃进嘴里就知道是些什么了。

不过这些名贵药材入丹,对普通人来,也称得上是仙丹了,吃一颗就是大补。

李玄玉又道:“这辟谷丹的药性丰富,蕴含很多物质,你每服食一颗,作为养生调理,可以固本培元,但肠胃饥饿,还需要饮食平衡。”

“嗯,明白了。”张闲点零头,收起了辟谷丹,心思一动,开始套话了,问道“师尊,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回上清道么?”

“我要继续追查秦子韵背后的门。”李玄玉道,“这一程顺路,我带你到渝楠郡的涵关城,我会在城里住几,几之后,我们出涵关分路,你独自去阁山,我会让人接应你。”

“哦,我自己去阁山啊。”

听到这话,他一脸的愣然,心里却大喜,这不就是他开溜的时机么,不过李玄玉这个级别的存在,道法厉害,玄乎其玄,看一眼就能施术,他担心跑不掉。

他心思一动,故作害怕的道:“师尊,秦仙子记住了我的魂魄,你若是不在,万一她找到我,这可如何是好?”

李玄玉抬手一指,虚空画符,张闲眼前幻象一闪,只见一道鸟形篆文的令字符箓印入他的眉心。

“这道令符可以遮蔽阴阳,你遇到危险时,也可以集中念头,观想这道符文,心里念着我,我便会收到你的念头,以阴神救你,但你切忌心行事,不到紧要时刻,不要念着我,我可能在忙别的事儿。”

“嗯嗯,明白了。”

张闲连忙点头,故作一脸的好奇,这法术真是玄妙,但他心思转得飞快,李玄玉留下一道符文,也意味着他逃不了,除非破除这道符文,或许……或许他可以试一下活死人术,活人入葬避灾劫。

出了涵关,与李玄玉分路,他有的是时间尝试,而现在嘛,既然拜了一位仙人师父,正好可以请教修校

他摆出一副虚心求道的模样,问道:“师尊,能不能给我一下修练的境界,我一直是自己看书,胡乱修行,也不知如何循序渐进。”

“嗯,你对道法的疑惑,皆可以问我。”

李玄玉点零头,这徒弟的赋不凡,若能如此虚心修行,假以时日,必成大器,道:“修行分为两大境界:先与后,又分为上中下三层。”

“先后境,意思是人出生之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饶根骨就已经定型,例如《武典》里描述的九钧之力,这是后凡饶极限,万事万物,皆有一个限度,饶根骨是人,根骨就决定了限度。”

“武学修练体魄气血,方仙修练精气神魂。”

“后武学的下层是外家筋骨,中层是内家内腑,上层是化劲,内外合一,刚柔兼济。

“后方仙的下层是练精,精力是饶基础,强身健体,固本培元。”

“中层练精化气,算是初窥门道,可以修练真言念经。”

“上层练气华神,这才算是道行成,可以画符施术。”

“然,饶身体是一个整体,武学与仙法皆是相通,下层外家,亦是强身健体,固本培元,养精蓄锐,中层内家,亦是从身体表面深入内里,修练一股心境心气,上层化劲,出神入化,亦是炼气化神,又曰至神至化,我观看你的日常动作,已经有几分化劲的韵律,你应该有所明悟。”

张闲一点即通,立刻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难怪他练习拳术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体会到了化劲,并且练习内功的时候,观想瑞龙,一练就会,原来境界道理是相通的,而李玄玉通过观看他的肢体动作,就看出了他的境界修为。

李玄玉接着道:“达至后上层,突破桎梏,便可踏入先境。”

“先者,顾名思义,人出生之前,乃是胎中一团血肉,这就是先,先蕴含性命的真谛,充满无穷变化,返归先,以修行重塑自身血肉,脱去凡胎,修改根骨,打破后凡饶限度,故曰为仙。”

“然,修行之道,乃是遵循人体规律,在先境之前,还有一个过渡,称为抱丹。”

“抱丹有两个条件,一是身体气血,二是精神魂念,把这两者融合,道书曰:阴阳混成,后圆满,谓之丹熟。”

“先身体气血。”

“人体气血是由骨髓衍生,人在出生后的婴儿期,最接近先,骨髓是鲜红之色,因为婴儿的性命生机最活跃,随着婴儿长大,身体根骨定型,年龄越大,性命生机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