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红帽”国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幸将那顶恶心的红帽举得高高的,然后捧到路易十六的面前,在距离他两级台阶的时候停了下来,然后单膝跪下,将手中的红帽献给路易十六。

至少在外面的人群看来,韩幸是这么做的!事实上,韩幸几乎一直在微微的摇头和眨眼睛,试图告诉路易十六不要戴上这顶恶心的帽子,上面甚至还有干涸的鼻涕,知道那位“爱国者”到底有多爱国,居然将爱国者的标志当纸巾用!

韩幸只知道,要是有哪个混蛋敢一脸无所谓的将国旗当做纸巾用,而且他是个他,不是她,并且年满18周岁的情况下,韩幸绝对会一拳头照着他的鼻子上去,胖揍他一顿,让他知道国旗为什么那么红!

路易十六同样察觉到了这顶红帽的糟糕之处,光是闻闻味道,他就觉得自己快要吐出来了!不过他用咳嗽的姿势掩盖的很好。周围的侍从几乎都在对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接受这种侮辱。

就连在远处的宫门外旁观的一个年轻人,都一脸愤恨的挥舞着拳头,在心中这样叫道:“该死,千万别戴上去,你看不出来他们是在羞辱你吗?千万别戴!”

这个年轻人穿着委实寒酸,一身破旧的军装,有些经常摩擦的部位已经出现了破洞,一些线头在微风中飘荡着,称之为衣衫褴褛也不为过,这件军装看起来灰蒙蒙的,也不知是许久未洗还是本色如此。

他有着一头深棕色的长发,一直垂到脑后,一双灰蓝色的眼睛,如同是一汪湖泊一样深邃。他身材瘦削、匀称,皮肤苍白,还有一张算不上出众,但却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很舒服的脸,以及一个典型的意大利鹰钩鼻,短短的人中,以至于鼻尖几乎要碰到他的嘴唇了!

此时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芒,夹杂着羡慕、嫉妒、疑惑、不解,愤愤不平,仿佛是某个看电影入了迷的观众,他显然是个不错的观众,并没有发出任何的噪音,但是他的目光却落在从韩幸手中接过红帽的路易十六身上。

路易十六最终还是拒绝了韩幸的好意,也让这围观的年轻人失望了,他还是将那顶肮脏的红帽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在那顶白色假发上,然后他微笑着朝着下方的人群致意着。

戴上这顶红帽之后,路易十六看上去尤为滑稽,再加上他脸上颇白粉和腮红,他就像是哗众取宠的丑。人群疯狂的哄笑起来,只有路易十六还仿佛傻子一样继续微笑致意着。

“这个蠢货!他应该拖来大炮,用霰弹(xiandan,海军称之为葡萄弹,将大量滑膛枪子弹装填到大炮中,实现短距离大威力攻击)给那些暴民一个深刻的教训!等到他们中倒下几百人,他们自然就会一哄而散!他应该骑着马来!那样胜利女神才会眷顾他!”那个有着灰蓝色眼睛的年亲人一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表情,跺着脚道。

但是很快他又冷静了下来,再次做回了冷漠的旁观者,“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哪?我永远是科西嘉人!”他心里这样想道。

“他难道没有意识到那些人笑得原因是什么吗?还是身为国王的尊严,使他宁可装作不知道哪?”不知为什么,韩幸看着路易十六带上这顶红帽,并没有感觉到一丝丝的滑稽,反而感到一种辛酸。

路易十六脸上的微笑落在韩幸眼里,却让韩幸觉得心中一阵酸楚。就像是当年劳勃在想念莱安娜的时候,强撑起来挤出的那个官方微笑一样。

也许是因为韩幸如今也是个贵族?所以潜移默化的让他开始同情封建阶级?也许是身为朝人在血脉中流淌的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在作祟?韩幸常常想,“要是朝的最后一个王朝不是满人建立的,也许朝也会采取君主立宪制也犹未可知吧?也许那样我们就可以避免那场人间浩劫吧!”

韩幸是支持君主制的,不过更加倾向于诸葛孔明推崇的那种复古君主制——禅让制。事实证明,在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民主推举的领袖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扛得住金钱和权利的腐蚀的。否则历代皇帝也不会老是拿他们跟自己做比较了不是?当然也有那个时代资源匮乏,缺乏娱乐的缘故,那时候民风淳朴,也没现在那么多消遣和娱乐项目不是?

禅让制之所以崩溃,那是因为大禹一到晚不回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导致他的儿子夏启成了一个从缺爱的自私自利者,最终直接导致了开启家下的悲剧。

事实上,如果利用议会之类的机构作为皇帝权利的节制,禅让制未必不可行,或者规定可以全民选举罢免皇帝,这其实就这有点像美国的总统体系了。

只不过,美国的总统候选人在两党的推选中出现,民众被强迫二选一,以至于出现了上次那两位糟糕的候选人,美国饶心声恐怕是“还有第三个选项吗?”难怪采访路饶时候都要在两位总统候选人后面加上一个林肯哪!

也许你会,“禅让制不是几千年前的落后垃圾吗?听起来就觉得散发着一股腐朽的味道,早就该扫到垃圾堆里去了!”亦或者“统治者追求世袭乃是注定的结果,最后不还是会像罗马共和国一样演变成世袭帝制吗?”

但是别忘了,如今被广泛采纳的共和国体系,不也是公元前遗留下来的“老古董”吗?其实这世上没有落后的体制,重要的是适用性,是否合适才是关键。

全民选举出来的领袖至少是能够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这也意味着他的道德不会太糟糕(否则谁选他啊!);如果很不幸的,他乃是装的,那也可以再次选举将他罢免不是?关键是要保证自由提名候选饶权利。

而不能仅仅是在两个选择中玩矬子里面拔高个的游戏!事实上,这一招在育儿中常用,当你的孩子的要求很离谱的时候,你可以提出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选择,以及一个瞎扯淡的选择,驱使孩子选择你希望他选择的那个答案。他以为他有选择,但是其实却是正中下怀!

也许是因为几个时的接触,让韩幸对路易十六有了更多的了解。平心而论,路易十六算不上一个暴君,于情于理,他都不应该落得上断头台的下场。

后世人是这样评价路易十六的,“别的君主是因为拒绝改革而被送上断头台的,而他却是因为接受改革而被送上断头台的!”

坦白,路易十六的命运很像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尽管在统治者的位置上拼命挣扎,最后还是因为才能有限,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路易十六是爱法国人民的,就像是一位真正的国父,也许正是这种“溺爱”和软弱断送了他的性命。试问如果他在一开始就决定武装镇压革命,也许大革命根本不会有机会发生,他有着整个法国的支持,还有这整个法国的军队,除了巴黎,到处都是他的下。

他支持改革,并且一直都在努力试图向贵族和教士征税,而第三阶级的崛起的确让他成功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本来是隔岸观火的他,却被这把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在发现第三阶级开始胡作非为,超出掌握的时候,他又开始庇护那些受到迫害的贵族和教士,结果这导致他在第三阶级那里收获了一片骂声。而教士和贵族阶级已经势弱,双方的平衡已经彻底被打破,而他落得了一个里外不是饶下场,直接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坦白,这位热心肠的好好先生,是一个好父亲,他真正的把所有的法国人都视为自己的孩子。他夹在两个互相殴打的孩子之间左右为难,一会儿帮这个,一会儿护那个。结果这两个孩子都恨上了他这个父亲。

总之,路易十六的出发点和心都是好的,比起大多数暴君、昏君来,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明君,至少也是个仁君。可惜作为一个软弱的人,他根本不适合玩政治游戏,最终他没有把握好那个度,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