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2章 农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明新命记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杨振喜得贵子的消息,很快就在金海总镇府外传开了。

先是旅顺口内南北城一带的将领们一起前来祝贺,随后的两三天里,金州城、复州城一带的将领们,也闻讯派人送来了贵重的贺仪。

显然,杨振有了儿子这个事情,不仅仅是杨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金海镇的一件大事。

至于杨振自己,除了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各路将领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总镇府的后院里陪伴生子后坐月子的仇碧涵。

其他的事情,则一概甩手委托给了张得贵、袁进、仇震海和陈书农等人去做了。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五月下旬必须尽快完成的番薯引种移栽事务了。

从崇祯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清晨开始,袁进的船队、仇震海的船队就运载着数不清的番薯藤蔓种苗以及陈书农手下的种薯师傅们及其帮工学徒们,从旅顺口内的新港和旧港陆续出发,一路往西,一路往东,沿着辽东半岛两侧的海岸线往北去了。

至于南关岭一带的五屯营以及旅顺口周边的屯所,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抢先分得了大批的番薯秧苗,开始种植了。

早就完成了开荒垦田任务的五屯营,最先开始引种番薯的任务。

其次是四月里底前安置到各自屯所,已经完成了垦荒任务的移民新屯户

而其他进入五月里才分配下去的移民新屯户,则不得不一边开荒,一边直接将分得的番薯种苗栽种下去。

好在进入五月之后,辽东半岛上的天气也很配合,隔三差五地就下上一场雨,不仅让垦荒变得更容易,也让新来的移民们对于种植他们闻所未闻的番薯有了一些信心。

而杨振之前从五屯营抽调的三百个垦荒耕作的老把式,再一次证明了杨振的先见之明。

经过陈书农及其从福建带来的种薯师傅们的悉心教导,这些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成了番薯引种的好帮手。

番薯引种,并没有多少隐秘难学的技艺,其中的所谓道道,说白了,就是一层窗户纸而已,捅破了之后,根本不值一文。

过去,之所以这些种薯师傅们秘不示人,主要是他们就靠这些的番薯种植技艺谋生,知道的人多了,就不值钱了。

但是现在,杨振已经明白说了,只要番薯种植在金海镇取得大范围的成功,他们几个人想求官,就给官做,想求财,就给重金奖励。

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了。

到了五月末,以陈书农为首的农垦所这些人,更是巴不得杨振给他们调派更多的人手,然后将番薯种植的诀窍倾囊相授,让这些人成为他们的帮手呢。

就这样,从崇祯十三年的五月下旬开始,直到六月初,金海镇五路防区为了番薯种植的事情全部动员了起来。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辽东半岛南段的山谷丘陵,到西边辽东湾和东边黑水洋上的大小岛屿,到处都是开荒翻地并种植番薯秧苗的人们。

这样的农忙景象,在辽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东西两侧的海岛之上已经是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

与这样的忙农景象相称的是,金海东路水师营在六月初的时候,也传来了他们“初战告捷”的捷报。

早在杨振派遣俞亮泰率领齐装满员的东路水师营北上石城岛驻扎的时候,就已经默许他们前去抢掠朝鲜沿海,以补充军用和移民生计之用了。

随后的日子里,杨振除了命仇震海先后两次给金海东路水师营送去两个批次的移民队伍之外,没有再去过问东路水师营的其他事务。

而俞亮泰那里,从五月开始,也仿佛像是失去了联系一般,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但是到了六月初三,俞亮泰的亲侄子俞海潮却带队来到了旅顺口。

一来是替自己的叔父俞亮泰以及东路水师营的将士们,恭贺金海伯杨振与金海伯夫人喜得贵子。

二来则是向杨振“报捷”,详细报告了他们东路水师营在五月里出兵皮岛、云从岛以及附近朝鲜海岸的“捷报”。

“皮岛和云从岛上有朝人盘踞?!”

北上拿下皮岛和云从岛等岛屿,在杨振的计划里,这是迟早要做的事情。

只是他原以为,当年沈世魁主持下的东江镇在沦陷之后,皮岛、云从岛等处已经没有人烟了。

毕竟,当年满鞑子从岛上撤军时,为报复东江镇的岛民,在岛上进行了大屠杀,完全是鸡犬不留,岛上面的人口早被杀光了。

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才过去了几年,一向胆小怕事的李氏朝人,竟敢上岛侵占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了。

“是啊,都督,当年李氏朝鲜降了满鞑子伪帝以后,甘心为虎作伥,跟着满鞑子的军队一起攻上了皮岛,杀我岛民无数。下手之狠,比起满鞑子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杨振的惊讶疑惑,俞海潮立刻这么回答道。

俞海潮也曾是前东江镇皮岛驻军中的一员,此时想起往事,不由得恨恨说道:“当年皮岛沦陷,朝兵跟着满鞑子登岛,愤恨当年东江镇曾对沿岸朝人索取粮饷,对我方岛民大加杀戮残害。

“其后,满鞑子军队焚毁了岛上的房屋营寨以后撤离岛屿,而附近沿岸的朝人,却在满鞑子军队撤离以后偷偷上岛垦种,占了皮岛和云从岛上的土地良田,盘踞不去。

“卑职叔父,见都督为了金海镇的屯垦事业,连距离海岸甚远的耗子岛、海洋岛都安排了移民,于是思及当年皮岛往事,便在五月十八日带领水师主力北上,五月二十一日夺回了皮岛,五月二十三日夺回了云从岛。”

杨振听见俞海潮这么说,点了点头,一边继续看俞亮泰写给自己的捷报,一边接着询问道:

“那,岛上盘踞的朝人呢?”

“已尽数杀了!不拘男女老幼,皆尽数杀了。包括俺们随后上岸遇到朝人,也都一概杀了。朝人既然已经死心塌地投靠了满鞑子,杀他们就是杀敌,留他们就是资敌!”

说到了这里,俞海潮似乎是想起了当时朝人不堪一击的情况,随即语带兴奋颇有些自得地说道:

“都督,朝人羸弱,不是俺们的对手,况且俺们有都督给的大批枪炮弹药,打满鞑子都没有问题,何况是朝人呢,他们根本不堪一击!”

“况且皮岛和云从岛等处岛上盘踞的朝人,并不是什么朝人官府兵马,只不过是一些手持寻常枪棒的乌合之众罢了。

“而且就算是朝人官府兵马,也不值一提,想当年他们改事满鞑子之前就不是咱们的一合之敌,到现在被满鞑子打断了骨头,就更不是咱们的一合之敌了!”

说完了这些话,俞海潮停顿了下来,见杨振只是点头不语,担心杨振会对东路水师营的自作主张有所不满,便又继续说道:

“都督,皮岛、云从岛上,多有当年东江镇驻兵和岛民开垦的良田,如今安排个三五屯百姓,应当不在话下。

“而且对面的铁山和附近的介川,又有咱们金海镇急需的上好铁矿,咱们若是不拿回它们,那就实在太过可惜了。”

杨振听见俞海潮这么说,知道是自己的沉默不语吓住了他,当下笑了笑,对他说道:“你说的不错,良田,是我们急缺的,铁矿也是我们急缺的,有了这两样东西,我们距离足食足兵的那一天就更近了。”

杨振对于俞亮泰他们不去抢江华岛,却去打皮岛和云从岛,并且去抢附近海岸上的铁山城和安州城,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