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去医馆,三胞胎一家子早早就在慈候。

孕妇昨晚发动见红,丝丝拉拉的疼,不严重,怕有危险,早早来医馆住着放心。

张嘉喊全贵去柳金龙家问问,他家在哪请的稳婆,再把那两位请来。

吩咐家属搀扶着孕妇在院子里散步,累了歇一会儿再走。

中午师娘给产妇包了肉丸饺子。

'生产之前得多吃,吃饱了有劲生,多吃。”

孕妇听话,吃了二十个饺子,撑的坐不下,直着腰站着。

张嘉教她双手掐腰,慢慢的左右转腰,转够了再走。

孕妇在这做了一的体能训练,到了晚上阵痛时间缩短许多。

产婆看了看,估计明早差不多能生,大家该休息都休息吧。

张嘉他们回到家,准备睡觉休息的时候,医馆来人招呼,产妇要生了。

呼啦啦一大群人坐上车去医馆,进了屋各自忙活着术前准备工作。

那边产妇疼的一阵一阵下跪,大家帮忙把她抱到产床上。

产婆看诊后告诉张嘉胎位正常,争取顺产。

之前生过两次孩子,加上三胞胎孩子个头,三个家伙平安顺利的来到人间。

张嘉她们在里面忙,孩子爹在门外像笼中的困兽,焦急的走来走去。

听到里面传来娃娃的哭声,激动地跑到门边。

“是子,是子,你们听这嗓门多大,一定是子。”

随后产婆抱出孩子,“恭喜呀,得了三个公子,长得一模一样。”

孩子爹这些年盼儿心切,突然一个利好,晕了过去。

产婆抱着孩子看着他在自己面前倒下去,又腾不出手来掺扶,只能干着急。

“你这怎么话儿的,快来个人把他弄起来。”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孩子爹弄起来掐人郑

弄醒以后,孩子爹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得。

见了谁都作揖,大嘴巴咧的,没有耳朵挡着能耍了圈。

产妇处置后送到病房,三个宝宝在另外一张床上,一字排开,三个襁褓三张一模一样的红皱的脸。

大伙也不讲究那么多了,都围在床边看刚来到世上的生命。

郎中背着手看了一会儿,指点着孩子:“名字就叫回,春,堂。”

张嘉推着他往外走,“爹,您这医馆该改个名字了,赶明儿来个四胞胎,您这字数可不够用的。”

住院三,孩子爹激动了三,喜饼,红蛋各抬来三笸箩。

张嘉看着都没法点赞,“这有点儿意思意思就成,您弄这么多来干嘛。”

“大伙吃,高兴。”

孩子爹这几笑的闭不上嘴。

张嘉抬头正看到他咧着大嘴笑,好家伙,智齿都快漏出来了。

师娘瞧着这么多的红蛋喜饼高兴,家里这么多大伙子呢,吃,这顿红蛋管够。

这一顿饭,四个侍卫加一个栓子,鸡蛋吃的比产房里做月子的产妇都多。

得了丰厚的赏钱,两位稳婆也高兴,跟张嘉拉好关系,下次再用人只管派人去召唤。

跟神医合作,平安顺利,接生心里也踏实。

产妇顺利出院,俩位稳婆在街面上名声大震。

每睁开眼就忙着出去讲接产的经过,三分真实七分夸张,老百姓听的比茶馆听书都有意思。

估计这老姐俩这辈子是离不开这个故事了。

每问诊教学,数日子还要去四爷府,张嘉恨不得自己是孙悟空能变出来几个分身。

一晃忙到开春,郎中开恩,歇业三,组织大家伙春游,去各庄子看看。

带着土豆跟十四阿哥找来的西红柿种子,第一去瑞哥家买的庄子。

庄子在城外不远,缺点是地不好,有一半瘦地。

庄子上原有三户人家,夫人决定留用。

看了一圈,姥爷地不好,这么金贵的种子别糟蹋了,瘦地只能种豆子。

张嘉觉得种豆子好,种黄豆,收成后榨油。

留零土豆做种子,把式请示怎么个种法。

张嘉知道是切块种,但是具体怎么种不知道。

土豆存的已经发了芽子,张嘉实验着切了一个,每个芽子分一块,递给把式。

“像种地瓜那样种吧,间距大一点,土豆在地下长的,你们摸索着种,第一次攒经验。”

庄子,大家没久留,直接去了陈家庄。

贵客来了,村长带领村民欢迎,家家拿出好吃的凑了几桌席面。

张嘉他们把从城里带来的烧酒吃食卸下来,大家好好热闹热闹。

男人们喝茶聊,女人在院子里,厨房里忙活做饭。

张嘉他们跟着村里的孩子疯跑。

村里有一家下了狗,刚一个多月。

一群孩子围着看狗。

一只黄色的土狗,两只耳朵向前折着,看了孩子们不怕生,瞪着圆圆的眼睛与孩子们对视。

“这只太可爱了。”张嘉摸了摸它的后背。

瑞哥瞧着狗喜欢,商量张嘉:“姐,咱要这只回去养着行吗?”

家主人见孩子喜欢,大方的:“喜欢哪只自己挑,走的时候抱走。”

丫跟瑞哥同时去抱黄狗。

瑞哥一看跟他抢,瞪了眼睛,吓得丫赶紧缩回手。

张嘉看不上他欺负人那一出。

“你跟丫一起玩,别把狗玩坏了,只能抱着。”

瑞哥不敢不听话,趴在丫的耳边了几句。

丫点点头,解开衣襟把狗抱在了怀里。

大家也不知道瑞哥的什么,看着两人不抢也不再理会。

从此一直到回家,都是丫抱着狗,亦步亦趋的跟在瑞哥后面,瑞哥去哪她去哪。

张嘉瞧着新鲜,问瑞哥,“你跟丫什么了?”

“我狗是我的,我雇她当抱狗的丫头,夏给她吃冰淇淋。”

张嘉撇了撇嘴,“心眼子都让你长了,还抱狗的丫头。”

既得了狗又得了丫头,这脑袋瓜子随他爹。

在陈家庄住了一晚,留下一部分土豆跟西红柿种子,大家转战十四阿哥的庄子。

到了庄子,二大娘回娘家,其他人动手打扫兔舍,坏聊地方维修一下。

师娘跟着孩子们挖野菜,田里还没有翻地,荠菜长得大,一片一片像种的一样。

一冬光秃秃看不见点绿色,乍见了这一地的绿色,人人心情大好,这点绿色点燃了生机。

大家齐动手,一会儿的功夫挖了几筐子。

中午吃荠菜包子,全体人员一起摘菜洗菜。

大包子蒸出来有拳头那么大。

双层屉的大锅,蒸了三次。

老乞丐长这么大没吃过野菜,今一尝,鲜,这味道太好了,吃起来满口清香。

吃饱了饭,亲自下地去看看这荠菜长什么样,指挥着张嘉他们。

“多挖,把这片都挖了带回去。”

夫人跟着:“您没吃过荠菜饺子吧,好吃着呢,去年丫头带回去的荠菜,我们包的,一冬都想着那个味,就盼着开春。再有五月的槐花包子,槐花饼子,真是起来都流口水。”

别吃过的,老乞丐没吃过,听的都要留口水了。

张嘉看看他的表情,这是勾出馋虫来了,好的吃完酸菜走,这回要改吃完槐花走了,秋好吃的更多,估计是不用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