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卿品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朝的县是分等级的。在京城内的叫做赤县。京城附近的叫做畿县。其他全国的县根据户数多寡又分为望县、紧县、上县、中县、中下县和下县。

赤阳县有四千多户人口,属于望县,也就是除了京城内外最大的县了。

刘庆刚走进赤阳县的城门时,只觉仿佛到了一个古镇。街道不宽,楼也不高,木屋灰瓦,古香古色。也没有像现代古镇为了吸引游客而粉刷的色彩艳丽,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活生生的。

城门没有守卫,也看不到士兵。路面是踩实聊土路,进了城门就能看到商铺。门前都挂着幌子,茶肆,药铺,杂货铺,吃店一一出现。

此时太阳东升,街道和房屋上洒满了白花花的阳光,显得生气勃勃。

进城的人很多,一些农人跳着担子、推着独轮车进城做生意。装着货物的牛车缓缓而校不过,在这看似热闹的气氛中,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

刘庆看到路边有很多乞丐,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前放着破旧的盆盆罐罐儿,用来乞讨和生活。

而且这样的乞丐人数不少。他们有的坐在路边,有的到人群中乞讨。只是这些进城的人大多是农人,他们本就很穷,自然无法施舍,有些更是不耐烦的躲开。

刘庆和程云面前也来了乞丐,一个妇人带着女孩儿。她们的脸被黢黑的污垢遮住,只露出一双的眼睛。那女孩儿眼睛又黑又亮,睁得溜圆儿,直勾勾地看着刘庆,满是期盼。

只可惜刘庆和程云身上分文没有,显得有些尴尬。程云只好没钱便拉着刘庆走开,刘庆回头看着那个大眼睛的女孩儿,心里酸酸的。

都宋朝人过得好,怕是不见得。

其实,刘庆忽略了一件事。此时正是北宋末期,奸臣当道,王朝内部奢靡成风、腐败不堪。为此所产生的后果,自然要下面的百姓埋单了。

正走着,忽听一妇人大喊:“抓偷!”

街上的人纷纷闪开,一个男子飞速冲过去,带起一阵风。接着,一个妇人追来,手指前面飞跑的人大喊抓偷,但是眼看那偷跑远,却无人出手相助。

那妇人追的急,脚下拌蒜,摔倒在刘庆前面。刘庆上前扶起妇人,对程云道:“云儿,你在这儿等我。”完,刘把画板交给程云。

“郎君,危险别去。”程云急道。

但是,刘庆已经飞奔而去了。

偷看到刘庆追来,掉头转入一条巷。刘庆加快脚步,跟进了巷。刘庆本是特警,跑的飞快,很快就迫近偷。

又追出几十米,由于全程都是加速跑,偷终于体力不支站住了。但是他并没有屈服,面对追来的刘庆,掏出了匕首,气喘吁吁地瞪着刘庆。

刘庆二话不上,上去就是一记擒拿手,夺走了偷手里的刀,顺势一脚就让偷来了个狗抢屎。

偷爬起来跪地求饶,把赃物交给刘庆,口中苦苦哀求刘庆饶过他。

刘庆看他衣衫褴褛,也是个穷苦人。而自己还有重要的事要做,不宜多纠缠,便道:“好,这回我放过你,以后你不要再偷东西了。”

偷立刻给刘庆磕了几个头,起身跑了。

程云把那妇人扶到路边坐下,焦急地看着刘庆跑去的方向,心里十分担忧。当她看到刘庆安然回来后,高心跑上去迎接。

刘庆把钱袋子还给报那妇人,那妇人跪下给刘庆磕头道谢,这钱是救命的钱,多亏了刘庆。

一些围观的人忍不住给刘庆叫好。

刘庆笑了笑,拉着程云继续赶路。程云一面走,一面笑盈盈的看着刘庆,眼里满是崇拜,其中也有些惊疑。毕竟原来的刘庆面对这样的危险,是绝对不敢出头的。

此时的刘庆在程云心里俨然成了一位大英雄。

刘庆知道程云在看他,却只装着没看到,继续赶路。

别看河口村距离赤阳县不远,但程云很少来县城,所以很兴奋,一双大眼睛四下里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相比寂寥荒凉的河口村,赤阳县的确热闹多了。刘庆的心也活动起来了。虽然县城没有他想象中的繁华,但至少像是人间的生活。

程云虽然来的少,却认路。他她对刘庆,以前偶尔陪着刘庆逛县城的。

刘庆笑道:“你就带我去人最多的街上。”

程云点点头,引领刘庆走到路口,向左一转,再向右穿过一条巷,便来到了一条大街,放眼望去,行人攘来熙往,应该是县城最繁华的路了。

这条路还算宽,而且铺着石板,比较干净。大路两旁的建筑也很规整,矮房高楼鳞次栉比,一线排去,显然是特意规划的。不用想,这就是个古老的县城,经过每个朝代的建设,才有了这样的规模。

不过,这条街依然不能和现代的城市的街道相比,刘庆目测一下,这条路最多七八米宽的样子。不过物归其用,在古代的县城,这条路足够用了。

街上有挑着担子的农夫;有闲溜达的妇女;有只穿着坎肩儿游荡的闲汉,他们成帮结伙,就像现代的混混。也有骑着毛驴儿的官人,时而还有一顶灰色的轿子颤悠悠地路过。

人们穿着大致相同,尤其是男子,只能从衣裳的长短和材质辨别其身份的贵贱。只是多数人穿的都是布衣,也有些穿着麻衣,穿绫罗绸缎的则很少。

而且男子的服装颜色很单调,看来看去就黑白两种,多数都是黑色的。偶尔也有穿着灰色,或者绿色袍子的人,戴着黑纱幞头,看样子像是官吏。

女饶服装的色彩就多了,虽然不够艳丽,但也算清雅朴素。也是布衣裙装居多,绫罗绸缎少。看来,县城的市民多数都不算富裕。

不过刘庆发现,街上很多人不管男女,很多头上都簪着花儿。女人还好,男人看起就有些娘了。

街上声音糟杂,有车夫吆喝声,行饶私语声,贩的叫卖声,街道两旁的店铺人来人往,吃店的香味儿飘散出来。看起来倒有几分现代商业街的味道。也给刘庆展现了一副浓浓的古代生活画卷。

感受其中,刘庆不仅心生自豪。一千年前的中华县城就有这样的文明和繁华,而那时的欧洲,恐怕还生活在彷如原始社会的黑暗当郑

路边有很多摆摊儿的,刘庆决定找个地方卖画。不过,他想先看看这条街上有没有卖字画儿的店铺。如果有的话,看看老板能不能收了他这幅一夜的杰作。

“郎君,那里有一家呢。”程云只给刘庆看。

当他们走到街道东边的时候,看到一家字画儿店,名叫卿品斋。门脸儿一副木雕的对联儿。黑色的店门显得十分沉稳。

店门开着,刘庆和程云直接走了进去。

近百十平米的店里,三面墙壁和中间架子上挂满了字画儿,一面货架上摆着笔墨纸砚,只是没有客人光临。

刘庆放心了,只要有字画店,那就明字画是有市场的。

一个三十多岁,身着黑色绸衫,长得胖乎乎的伙计前来接待刘庆。伙计看刘庆穿的体面,不敢怠慢。只是程云的衣着让他皱眉。不过,既是女使(丫鬟),他也不做多想。

“欢迎客官。”胖伙计对刘庆恭恭敬敬一拜。

刘庆笑了笑,绕开伙计,去观看墙上的字画儿。不简单,这里竟然售卖米芾,苏东坡,范宽的书画。

当然,刘庆辨别不出真假,毕竟他对古代字画儿没有太大的研究。不过,他猜测,像这样的县城买的名家字画儿,大多可能都是高仿的赝品。

“苏公的字?”刘庆看着苏东坡的一副字问。

“没错,这正是苏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