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 小厮郑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画作为郑家少奶奶陪嫁的贴身大丫头,现在的身份那自然也是水涨船高的。

自家姐现在可是怀着郑家的少爷的,在永和伯爵府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所有的丫鬟婆子都要看她的脸色行事,这让如画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走路都有点发飘了。

自幼就跟随着大姐,她可以是没少跟着看白眼和吃苦。

也就是姐嫁到郑家了,她才感觉自己活的还像个人。

当然,她也不是那种仗势欺饶角色。

她只是很享受这种被人尊重,被人重视的感觉。

连带着厮吕三宝都跟着地位涨了起来。

吕三宝是郑家老太爷收养的孤儿,赐姓吕,打就跟在大姐身边伺候着,赶个车,跑个腿啥的。

大姐出嫁,他作为身边人,自然也是跟随在侧的。

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可是随着一个叫马三宝的亟来,就有点尴尬了。

两个人都叫三宝,一个是伺候婉儿,另一个则是照应七。

马三宝母亲自从被七救治后,他们母子二人以及师傅周广义就在郑家庄园留了下来。

他们自然是对七是感恩戴德的。

当七彻底的放手厨房事物以后,看着婉儿姐姐身边都有两个人伺候着,她的攀比心顿时就起来了。

不管怎么人家也是郑家的媳妇,身边怎么能没有个使唤的人呢。

于是马凤娘、马三宝母子以及周广义就被接来永和伯府,留在她的身边伺候着。

她现在身边可是有三个人呢,婉儿姐姐才两个,虽然一大堆的丫鬟婆子围绕着,可不是为了照顾她的身子吗?

谁让她现在有了少爷的孩子呢?

如果除去这一帮丫鬟婆子的话,自己还比婉儿姐姐多了一个伺候人呢。

这让七感觉心里平衡了起来。

马三宝作为厮,周广义作为车夫,马凤娘作为贴身的女仆,她倒是享受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了。

她现在一门心思的憋着赶紧怀上少爷的孩子,怎么着也不能落后婉儿姐姐太多啊。

除了这点的攀比之外,七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心眼。

郑长生很头疼啊,人皆道齐人之福是为人生一大乐事。

可是殊不知的是齐人之福并没有那么好消受的哦。

婉儿现在有了身子,就不能参与大被同眠了,她现可是国宝级的待遇啊,给母亲保护起来了。

现在只有七的房间还允许他进入,婉儿的房间白可以进入,一旦太阳落了山,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哎!没有必要搞的这么隆重吧?

郑长生哭笑不得。

不过他还真是忽略了在古代女人怀孕生产的艰难了。

这个时候的医疗水平低下,婴儿早产或者夭折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要不然的话,李秀英也不会如此阵仗,如临大敌的样子了。

女人生孩子就相当于是进了一次鬼门关,弄不好就是一尸两命,这不是玩笑的。

郑长生迈步进了七的房门,凤娘自是很识趣的离开。

疯娘是感恩的,如果不是当初七的临危出手,或许儿子早在金宁县就已经死了。

她虽然早就认出了七和郑长生,但是并没有把话明。

无他,自己的死鬼男人张黑虎,当年的事情震动了整个金宁县,虽然现在音讯全无的,但是她可不敢表露出来。

罪囚家属,这个名声可不好听,尤其是想到了儿子。

要是儿子知道了他的身份的话,幼的心怎么能够承受的住?

思来想去的,还是隐瞒不提为上。

尽管周广义大哥是知道的,但是他是不会不征得自己同意私下里告诉儿子真相的。

七救了她们母子二饶性命,这份大的恩德,是无法用言语去表达的。

她只有尽心尽力的伺候好七姑娘才能够稍微的获得一点心安。

她轻轻的关上了房门,径自回屋去。

郑长生刚坐下来,七就奉上香茗一脸讨好状。

“吧,有什么事情?”郑长生一把拥过七,顺势七坐在了他的腿上。

“少爷,你家里有两个三宝,是不是不方便啊,有时候叫起来两个人都答应,闹了不少的笑话了。”

七吐气如兰的轻轻到。

郑长生眉头一皱:“你意欲何为?”

“额,少爷,看你。你还以为人家是跟婉儿姐姐吃味啊。人家就是想把马三宝这孩子正式的收入郑家。

顺便改个名字而已。”

额,郑长生尴尬了,他还以为七要和婉儿两个女人要玩“宫斗”呢。

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两个人都是他的最爱,怎么着也不能让两个人人之间有了隔阂。

后院不稳,这是大忌啊。

“既然你想收他,他母亲同意吗?进入郑家奴籍就要用郑家的姓氏了。”

要知道古人对于祖姓可是很看重的,改姓易名,这就相当于是数典忘祖,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恩,凤娘是没话的,三宝这孩子跟随母姓,也不知道他的生身父亲是谁。

看凤娘欲言又止的样子,她一定是有故事的人。

人家也不好追问她的身世,不过呢,她既然同意了,那就没有问题的吧?”

郑长生点点头:“好吧,既然这样,少爷我就让人去官府给她们入籍,就叫郑和吧。

希望咱们家永远都是一团和气。”

郑长生意味深长的在七粉颈上香了一口。

七嘤咛一声就倒在了郑长生怀里,忽闪着两只大眼睛,一副待宰羔羊的模样。

额,郑长生长呼一口气,抱起七进入了里间......

对于马三宝改名入籍之是,很快就传到了吕婉容的耳朵里。

吕三宝现在也是郑家的人了,虽然是自己娘家带来的,但是现在入了郑家,那也就是郑家的奴才了。

于是乎,郑长生行文给官府之时又加上了一个名字郑顺。

两个三宝一个叫郑和,一个叫郑顺,取其和顺美满之意。

改了名字,自然就不会再闹出笑话了,一叫三宝两人皆应的场面是不会再出现了。

郑和八岁,郑顺十三岁,两个人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夫人身边,但是私下里两人可是很要好的朋友。

甚至都被郑长生有意的分在一间房里住。

这下子两个人,更是无话不谈了。

郑顺跟在婉儿身边自是识文断字的,可是郑和就不同了,自幼跟随母亲流浪,如果不是师傅周广义收留他们母子的话,能不能活下来都难。

就更不用提念书识字了。

不过现在不同了,有了七和郑长生的点拨也是能够识得一些文字,通俗一点的话本也能勉强读下来的。

就拿永和伯府上请戏班子这事儿,就是他跟随师傅周广义去办的。

戏单上的戏码摆在他的面前,他大眼一扫就知晓是什么戏。

找了三个戏班子,唱的戏码都不合适,唯有这个春喜班的戏码是唱才子佳人大团圆的。

好吧,就春喜班了。

另外这名字一听就喜庆不是?

春喜班,多好啊。

这一定是符合少爷心情的,他由是判断。

在了,再过几就要过年了也能给家里增添喜庆讨个口彩不是?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