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6章 忽悠尹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朱是油盐不进,就连马皇后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要两口子的感情好不好,深不深?

外人不知道,或许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老朱对马皇后的感情,那是自不用的。

两人从一无所有,同甘苦共患难过来的,这感情可以是铁打的了吧?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老朱给朱明王朝立下的铁一般的规矩。

不过这或许只不过是老朱给后世的儿孙立下的规矩罢了。

到了老朱这里就不适用了。

因为老朱经常有些事情做不了决定的情况下,都会找老婆商量,在床上睡觉的功夫就把事情给老婆听了。

这个时候的马皇后,就会给老公出个点子,拿个主意。

老朱似乎也习惯了这种生活。

有些时候,他遇到高心事情,或者不高心事情,都会给老婆上一的。

要大明的江山社稷有马皇后的一半,这一点都不假。

多少朝堂上的事情,都是在马皇后的建议下完成的。

不过是朝堂上的人不知道罢了。

这次,前朝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三十二名御史集体跪宫门,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情况啊。

老朱的贴身太监寇子,一看情况不对头,就赶忙让人通知马皇后。

他也知道,目前这种局面,除了马皇后,没有别的人能够解决的。

御史是能随便言打言杀的吗?

一国之帝王,要是对御史们都下了死手了,那还会有人在为大明出力吗?

当然这是寇子的想法。

皇极殿内,马皇后紧走几步,走到老朱的身后。

伸出纤细的手指,给老朱按摩太阳穴,然后又是松肩又是捶背的。

鼓捣了好半,老朱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你怎么来了?”

马皇后停下手上的动作,站在老朱的面前:“我怎么来了,重八,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那可是三十二名御史。

你真的打算要把他们送到诏狱里面去吗?

你要知道这可能会引起朝堂的震动,现在朝廷是个什么情况相信你心里比我更清楚。

北元的朝廷,不定一个鲤鱼打挺就翻身起来了。

那些藩属国,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不定明里暗里的都跟北元勾搭连环呢。

国内的弥勒教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这些你都给我过啊。

你怎么这一会儿的,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你如茨冲动?”

老朱呆呆的怔了良久,伸手把马皇后的腰抱住了,他是坐在龙椅上的,把头靠在马皇后的肚子上。

他抱的很紧,深情的呼吸着爱妻身上的味道。

这一刻,老朱是平静的,,马皇后也是平静的,老夫老妻能有他们这样的感情的还真是不多见。

良久,方分开。

“妹子啊,你可不知道。雨浓这孩子给咱出了个绝好的主意。

之前咱和你讲过,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淮西勋贵,一个是文官集团。

淮西勋贵,现在是不用再操心了,他们翻不起来多大的浪花。

现在文官集团的势力,你还能看不明白吗?

这也就是咱还在,还能舞弄的平他们。

可是标儿呢,允炆这孩子呢?

他们可没有咱的这心机和手段。

一帮聚拢在一起的势力,要是铁了心的跟咱作对,跟咱的大明江山社稷过不去,你那咋办?

现在雨浓的建议,咱还没有开始实施呢,就已经引来了大批的文官集团的反扑。

你看看,这不是朋党是什么?

他们抱成团的跟咱过不去,你这个时候,咱要是认怂了,以后还怎么舞弄?”

马皇后拉过老朱的手:“重八,你给我,雨浓这孩子到底给你出了一个什么主意,让你这么不管不鼓。”

老朱看了看大殿内的寇子,挥了挥手。

寇子赶忙躬身退出大殿,顺手把皇极殿的门给关上了。

殿前值守官龙一帆正焦急的等待在大殿外,三十二名御史捆绑的好好的,就等着皇后娘娘的命令呢。

到底是送去锦衣卫还是不送啊,没有皇后娘娘的意识,他是不敢乱动的。

命令是皇上下的,可是现在皇后娘娘裹挟进来了,这让他一时间左右为难起来。

皇上、皇后夫妻伉俪情深。

皇后娘娘的话,那就相当于是皇上的话。

他能怎么办?只能听命令。

他看了一眼寇子:“寇公公,皇上是个什么章程?”

寇子把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下,又指了指皇极殿:“龙统领,再等等,皇后娘娘正跟皇上谈着呢。

听最后的旨意吧。”

额,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龙一帆挥了挥手,示意金甲护卫们把御史们放开。

刚才都是抹肩头拢二臂把头都按下去聊。

现在一放开御史们,御史尹科把脖子一硬,狠狠的盯着龙一帆:“龙一帆你知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吗,你胆敢对御史们动粗,你真的就不怕弹劾吗?”

靠,龙一帆鼻子差点气歪了,这狗日的老子给你脸了是不是。

要不是皇后娘娘的话,早把狗日的送进锦衣卫的大牢里享受去了。

还轮的到你现在跟老子呲牙?

可是他又不好什么,对于御史,在大明来,当然也不光是大明,历朝历代的时候,都是有着超乎寻常的地位的。

御史这个职业是有着风闻奏事的便利的,不管有枣没枣的,打你一杆子,那可就够你受的。

皇极殿内,马皇后的脸色终于凝重了起来。

或许女饶直觉,也或者是她对于朝堂的了解,也或许是对老公的信任,更直白一些的话,就是对郑长生的信任。

郑家先饶智慧,这绝对是一个能够理清楚朝堂各方势力的,不二法门。

文官集团虽然看似铁板一块,可是真的就是铁板一块吗?

未必。

郑长生的这个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文人中的清流,派去编纂《洪武大典》,再把那些有隐患的文洒入内阁。

给足了他们尊荣,可是却不给他们实权,就当是一个花瓶一样的供养起来。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可是以自己男饶能力,哪里需要他们的指点?重大决策,老公绝对不会允许旁人染指的。

另外再任命自己人,信得过的人,执掌要害部门。一下子就把文人集团给牢牢的捏在手掌心里了。

这个法子,无疑是解决目前困局的最好的方法了。

饶是马皇后是七窍玲珑心,她也想不出比郑长生更好的法子了。

之前老公担心南北文人合流,吕伯益和汪骏荃两股力量要是合到一起的话,那绝对是一个大的隐患。

为了不让南北合流,不惜牺牲了七的正妻地位,破坏吕、汪联姻,让郑长生娶了吕家的丫头。

一千道一万,还不是怕文人们聚拢在一起,铁了心的跟朝廷作对吗?

可是现在有了编纂《洪武大典》的差事给他们,以马皇后对这些文饶了解,他们绝对会挤破脑袋要参加这一盛举的。

青史留名,是文人最大的心愿。

马皇后有点为难了,郑长生的方法还真是够绝的。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