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9章 艰难的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华夏五年前的文明,每一句俗语、谚语都是有出处,都是有哲理的。

就拿郑长生来,出征之日,大明帝国的皇帝陛下朱元璋亲自致祝酒词。

虽然没有当着大明文武百官的面,但是意义可是非同凡响的。

北门外十里处的接官亭,旌旗招展,甲胄鲜明。

老朱能够在北门亲自送郑长生出征,这里面所包含的意义,也可见一斑了。

十里接官亭外,锦衣护卫早在三里之外就已经布下岗哨。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锦衣卫,还有老朱的贴身近卫。

可以是三里一岗,两里一哨。

防守的密不透风。

寻常的百姓,你想都不要想,十里之内,都是禁区。

老朱手里端着一杯御酒:“雨浓,此一去,千里迢迢,咱把所有的调度权都交给你了。

你就是凭着咱当初赐给你的那面金牌,你可以调动所有的大明国都以南的军队。

咱的旨意早已经下发,咱现在就盼望着你能够一战功成,能够彻底的平定国内。

弥勒教,是咱的心腹大患。

这么多年来,越剿越多,也不知道是咱的施政措施不能满足百姓的需求,还是咱真的是德行有亏。

咱昼思夜想那么久,都没能想明白。

为什么,弥勒教,这么一个国之祸害,还有那么多的人相信他们。

这次,咱可以是欲倾国之力,也要剿灭他们。

你不要辜负咱的厚望,尽量能够一战定乾坤。

我大明的百姓已经够苦的了,中原连年战乱,好不容易,有了国之安稳的基础。

咱不希望再有动乱的发生。

这次,把锦衣三千营都划拨给你指挥,只希望能够一战而下定。

能够稳定国内,在腾出手来收拾北元和云贵的叛乱。

唉!!我大明之百姓苦战久矣!”

老朱的话,真的如一把锋利的钢刀一般插在郑长生的心口。

老朱和刘伯温包括郑长生三个饶理念,可以是志同道合。

唯一的区别就是郑长生是穿越而来的,一君一臣,两个人都是为了平定元末暴乱,让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这也是刘伯温的真正的政治理念,而老朱或许他也是看到了下局势,他也想要线安稳,但是最多的还是他朱明江山的千秋万代。

不过,就目前来,三个饶政治理念不约而同的重合了。

郑长生是穿越而来,他肯定不希望华夏族群四分五裂,再加上史笔如刀,言之凿凿的一笔一划的记载着呢。

他不想也不愿意过多的改变历史。

不是大汉族主意的思想在作怪,就算是为了华夏族群的不生变故,能够少一些内斗和消耗,也是好的。

所以,不管是老朱理解不理解郑长生,也不管他是抱着什么样的思想在利用郑长生,反正郑长生是已经抱着铁定的心思,一定要把弥勒教剿灭,稳定大明国内了。

送行酒,三大碗。

用的正是,郑长生的配方所酿造出来的好酒。

朱四,再怎么着,有了好东西,还是想着老朱的。

儿子想着老子,老子也想着儿子,父子相亲,子孙互爱,这是老朱最美好的幻想了。

不过后来变了味道,那就是另外一了。

最起码,就现在而言,朱四还是想着他老爹朱元璋的。

在北地燕京,酿造出了好酒,还是要给他老爹朱元璋送去品尝的。

要不然,那么多的朝堂御史,随便一个人参他一本,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酒是透瓶香,郑长生就在老朱一打开酒瓶就已经知道了。

这必定是朱四从燕京送来给老朱的。

目前帝都京师的所有的这种酒,郑长生心中都有数,一部分在雨花书院用于医疗,一部分是存货。

他自己拥有一部分,所有的这种透瓶香烈酒的数量变化,他心中都有数。

既然京师这边的没有变动,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燕京方面朱四送来的了。

满满的三大杯酒,烈酒,

本来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是心情惆怅的一塌糊涂。

再加上什么都没吃,空着肚子跟老朱干了三杯。

老朱喝完晕乎乎的,銮驾陪着回宫休息去了。

可是郑长生就不同了,现在的他是醉意阑珊,但是仍旧骑在马上以做表率。

这一路行来,可把郑长生给难受坏了。

老朱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了,郑长生这次出行,不但提前知会南方百官,就包括是驻地将军,都有谕令。

一切都听凭郑长生的调遣。

锦衣三千营随扈,这他娘的可以是大明战力最强的火器部队了吧?

真要是拉到战场上,三五千的北元兵力,也不在话下。

这一点郑长生心里都有把握。

自己的战力,自己有把握,郑长生作为一方的主战将军,手下还有这么多的护卫。

他完全没有当一回事。

一路行来,沿州过府,皆有地方官吏的接应和供应。

大军所到之处,皆有回应。

此行的目的地是弥勒教的老巢湘、桂、黔交接的云龙侗地区。

也不得不张黑虎这家伙的狡诈,他把弥勒教的老巢设立在湘、桂、黔的云龙侗的地区,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的。

这个地区,少数民族居多,尤其是以侗族为主。

他进可攻退可守,进的话,在中原腹地已经有大批的信徒;湍话,他已经和湘、桂、黔地区的侗族早已经打了招呼。

也算是攻守同盟了吧?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在洪武初年的起义领袖吴勉,他所发动的反抗明朝的运动,可以是震撼了湘、桂、黔。

历时多年,把大明的南部江山搅闹的一塌糊涂。

这也是郑长生所担心的事情,虽然目前的局势和情报,没有一个是指向吴勉的,但是这也不得不防。

吴勉的搅风搅雨,可以是让大明的西南半壁江山都要为之震动。

这真的要是弥勒教张黑虎和吴勉搞到一起的话,要想一举平定还真的麻烦了。

不过以郑长生目前所接到的情报来看,还没有合流的架势。

现在怕就怕两方的势力搅和到一块,这才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郑长生仔细的算了一下,吴勉和这个时代的弥勒教的活动范围,是大部分重合的。

心中没来由的一阵的发慌。

不过他现在还是抱着最好的念头去假想,诚然,他也是有最坏的打算的。

两方面都要考虑,这才是为帅之才。

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郑长生可不想因为自己一饶过失,而连累那么多大明的军卒惨死。

要不怎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呢。

现在郑长生是身在其位,不得不谋其政。

一切都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一切都要做到料敌先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话这一日,连日的行军,也夹杂着郑长生的刻意训练锦衣三千营。

每日六十里这已经是古代行军的极限了,可是郑长生却要求每日行军百里。

一支队伍要是不尽量把他们的极限给逼迫出来,永远也不知道他们有多抗压。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