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0章 新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国潮1980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和罗家情况类似的还有米家。

在小院融融的暮色中,零星碎响的鞭炮声里。

米家的老两口也一样是在灯火通明的屋里,开着电视机,在饭桌旁等着人,而且拌着嘴。

但他们之间发生的龃龉可就和大彩电、儿女的婚事无关了。

主要的矛盾焦点,主要还是集中于米婶儿年前当宝贝抱回来的那些化纤布。

“你说说你,干得什么事儿?大年下的,外面多冷啊,非把孩子指使到和平门跑这一趟。还让她抱着那么多化纤布。这天儿都黑了,孩子还没回来呢?你这当妈的就不担心?”

米师傅在屋里跟转磨一样走来走去,不时看看外面的天色。

他其实是刚下班回来,早就饥肠辘辘了。

本想着进门洗洗手洗把脸,就上桌吃年夜饭,跟家人好好过个年的。

可怎么也没想到,闺女米晓卉居然不在家。

一打听才知道,敢情就因为一个副食店菜站的人下午打电话告诉米婶,说想从她手里买一些化纤布,大年初一给亲戚带过去。

米婶就贪图这笔生意,立马打发闺女米晓卉去给人家送布了。

这米师傅心里能痛快吗?

好好的过年兴头全被毁了,还免不了要为十四岁的闺女担份儿心呢。

“我怎么不担心啊?我倒是想自己去呢,可我走得开吗?家里的事儿样样离不开我,我不打发晓卉帮我跑腿儿怎么办?难道还指着你啊?切!”

哪知米婶儿却像他一样皱着眉头,没好气的应着。

偏偏手里还不闲着,到这时候,还在继续整理着屋角那些如同小山一样的化纤布。

红的、紫的、绿的、灰的。黑的、蓝的……

这自然让米师傅越看越气不打一处来。

“还怎么办?你就不该买这么老些布!一千块钱,你都买了布,你得用到哪辈子去?姑娘姑爷给你留点钱,就让你这么糟践的?挺大岁数的人呢,还一点不老成,还出去抢什么购,老眉咔眵眼的凑什么热闹。你都成精了你!”

说心里话,米师傅现在老后悔了。

后悔当初就不该图安宁,由着米婶儿任性胡来。

他要早知道有现在这景儿,说什么也得逼着米婶儿把这些布都退回去不可。

当然,说什么也晚了,他现在顶多也就只能抱怨抱怨了。

可问题是米婶儿那嘴也不是好相与的。

毕竟是喂老资格的售货员了,强词夺理是最基本的素养。

“糟践?我这叫小心驶得万年船。我算是穷怕了。你忘了头两年缺布的时候了?连补袜子都找不着布头。还是攒点好,攒点踏实。这布放到什么时候,他也是布啊。大不了我用来缝被套,做窗帘。再说了,过段时间没准化纤布又会涨回来呢?那就一千变两千了!人家都说,这叫保值!”

米师傅则彻底被老伴的执迷不悟激怒了。

“保值?狗屁!你先弄懂了这词再说话。有钱不置半年闲,值一万你也是在这儿闲置着。用不上,那就是废物,跟把钱扔了没多大区别。更何况广播里说的明明白白的,化纤布要降价,棉布适度提价。卫民也反复叮嘱,别买别买化纤布。你以为天底下就你聪明啊?你比国家还懂经济,比卫民还会做生意?还好意思说保值?你就不听别人劝吧!愚昧,太愚昧!”

这番点评确实到位,但问题是人就都有情绪。

像这种带有贬低的说服方式,哪怕再有道理,也是无效的。

作为受众,米婶完全听不进去。

否则,她又哪儿会走到今天这步啊?

“我怎么就愚昧了?事实可胜于雄辩。你没看我这布已经卖出去了?再说了,过去一向涤卡就比棉布贵。你看着的,国家不是降价嘛,他越降越亏。早晚受不了,还得涨回来。我就不信,这么好的东西会没人认?鸡蛋非要卖个土豆的价儿,能长久吗?咱们国家,怎么可能东西多得卖不出去?”

米婶儿那家庭妇女的式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的自信,无法不让米师傅再次感到惊叹。

“我真的没法夸你了。还怎么可能?还胜于雄辩?这不眼巴前儿明摆着的事儿啊。你就不想想,人家卫民打哪儿弄来那么多的化纤服装啊?还让你们比市价便宜多的价钱往外卖。那不都是工厂的积压货嘛。这下好了,国家直接下令把价格打下来了。就连卫民都急着狂甩,从此不再算再碰化纤货了。你倒非对着干了。我把话搁着,你别忙着美,你这布真要能卖出去就算你走运了。弄不好,你们同事节后还得找你退货来呢。”

只可惜,再明白的道理也照旧白费。

因为米婶儿是从不相信逻辑的,她通常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儿。

尤其是动了情绪,在气头儿上的时候。

那完全能对一切的客观事实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为抬杠而活。

“嘿,你怎么这么轴啊!你就不盼我点好是怎么着?大年下的非说这不招人爱听的是不是?这节你还想不想踏实过了?”

“是我轴是你轴啊?我倒想好好过节呢?可事实允许吗?你呀,不看报不看新闻,两耳不闻天下事,外面的事儿什么都不知道!过去,那是因为咱们工业生产能力低,这涤卡和的确良才贵。其实这些都是化工产品,工业生产力一提升,大量出产,那就不值钱了。可棉布不一样啊,那是棉花纺的,咱们国家土地有限,想要多了没有。所以才会提价。再者说,也照顾人家农民的积极性啊。就你,还老商业呢。拉倒吧,傻老娘们一个!”

“嘿,那照你这么说,合着绕一大圈儿就为了提高农民积极性啊?难道苦了工人老大哥就行啊?国家不可能这么厚此薄彼啊。更别忘了,工人阶级可是领导一切。什么时候,那也得是工人足吃足喝啊!”

“哎哟,你这么都什么老黄历了!时代发展了,经济变革了,就你脑袋瓜还停在几年前呢,一句话,跟不上趟了!不说别的,你自己闺女都跑到国外去了。搁过去,你敢相信吗?还有我们电影院,现在的人一天比一天少。这话跟你说,你信吗?不厚此薄彼?不厚此薄彼,我们电影院是怎么回事?”

“你那纯属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没人看电影啊?不看电影人都干嘛去?成天家里窝着?”

“哼哼,还真让你说着了。可不就在家窝着看电视啊。实话告诉你,就因为电视机越买越多,电影院才会人越来越少。现在再好的一场电影要能有七八成上座率也就到头了,早就坐不满了。你再看看咱们周围的邻居们,谁还找我要电影票啊?都别说你了,连我自己都不明白呢!这么点大电视屏幕,连人的模样都瞅不清楚,哪儿有电影看着痛快啊。那电视剧还一集一集跟羊拉屎似的。可他妈这就是事实……”

所幸,再没有什么比切身的经济利益更具说服力了。

这不,一听米师傅的单位经济效益不好,米婶儿立马就急眼了。

再也没了把抬杠进行到底的毅力。

“啊?真的呀?他爹,我说最近你们奖金越来越少呢。那你们领导得想办法啊。不能老这样下去啊!”

“不这样,还能怎样啊?所有的电影院都差不多一个样,我们还算不错的呢。毕竟是大栅栏的闹市区。别的地方情况更不好。再说了,我们领导要能有办法,那他就不是个管电影院的经理了。不早就当区长,市长了?行啦,我们电影院的事儿还轮不到你操心呢。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