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按我的规矩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海明和刘海选择的还是上次南边的大套间,他知道马越林不爱打牌,就要了这间带ktv功能的包间。

几个人在休息区坐下聊天,等着服务员上菜。黄择辉等人也是第一次来这种设施齐全的地方,都感到有些惊奇。

“想不到啊,临化还有这种好地方,难怪马主任来了临化就不愿意再回市里了。”张建新感叹道。

“张总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咱们乡下能上得了台面的东西不多,让张总见笑了。”李海明通过介绍后认识了张建新,见他挺满意自己的安排,心里有点小得意,但必要的谦虚还是要保持的。

“哪里哪里,看来李总也是个雅人,接下来的节目真让人很期待呀。”张建新说话时眼神放光。

“精彩节目自然是有的,保证让远道而来的兄弟们玩得尽兴,哈哈。”李海明与张建新眼神一碰,尽在不言中。

“各位老板,今天来的都是自己人,我们就不说这些虚头巴脑的客套话了,别搞得跟应酬一样,没意思。”黄择辉提醒道。

“就是,我最不喜欢搞应酬了,吃饭跟受罪一样。”衅毛刘海深有同感,连忙附和。

“那是你们觉悟不够,没到那个档次。做生意哪有不应酬的,我以前也不喜欢,现在不也习惯了。”

梁冲说话很冲,如同一挺重机枪,一扫一大片。

黄择辉无所谓,他早就习惯了梁冲的说话风格。黄毛更无所谓,今天他见到的梁冲的真人,兴奋不已,梁冲放个屁他都觉得香。

“好了,大家听我说两句。”马越林站出来,趁等菜的时间他要跟大家说点重要的事情。

“应酬的事,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争论的必要。今天我们能够聚在一起,首先得感谢李海明和刘海两位临化的兄弟,没有他们组局我们也聚不齐不是?

前段时间,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电讯公司的基站建设合同,份额不大,但也给我们创造了第一次合作的机会。项目总金额九百万,相信也足够各位从中赚到一点生活费了。

我也考虑过项目该怎么操作的问题,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对我最有利的方法。我想把项目再次打包转让,临化的交给李海明和刘海,另一个区县的就由梁冲自己找人合作,张总有兴趣也可以接下来。张总可以找时间跟梁总私聊。

黄择辉一听,立马提出自己的疑问。

“越林,全部包出去的话,我们可就赚得少了。”

“我仔细想了一下,做工程我们经验太浅,如果靠自己操作的话,可能真的赚不到钱。张总三人都是老资历,工程里面的门门道道比我们清楚多了,现在既然是合作伙伴,给他们来做也一样。这次我们不掺和了,学习点经验吧。”马越林决定不再参和项目的具体施工,干脆简单粗暴的来赚点转包费。

李海明内心无限鄙视,马越林先前教育自己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但现在却说出这样的话来。

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啊这是!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其实我能跟着梁总一起来临化,就已经猜到了马主任的想法。说句难听的,梁总就是要利用手里的关系来赚转包费,这点我没意见,毕竟梁总有马主任这层关系。

我就两个问题,第一马主任能为我们提供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能帮我们接到多少工程,第二我们之间的利润分成能不能再谈谈。”张建新看问题最清楚,打开天窗说亮话。

“张总说的也是我们心里面想说的,马主任你什么看法?”李海明抽着烟想了一会儿,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没问题。既然大家都明白我的意思,我现在就可答复各位。接工程的事可以包在我身上,大家只需要跟梁冲对接就行,毕竟我的身份不太方便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至于利润分成的问题,区县项目的返利点肯定一样。至于张总和我们的另一层转包关系,以中标前谈的返利点为准。”

“那我就没问题了。跟着马主任前途一片光明,今天得陪马主任多喝两杯。”张建新听完觉得不错。

李海明和刘海也表示没问题。他们以后可以直接在梁冲手上拿工程,少了几层中间商赚差价,利润比前要高很多。

“但我也是有要求的,请你们几位老板记住。从梁总这里拿到的工程,你们不能转包。如果有特殊情况,也一定要告诉我。”马越林郑重其事的对张建新三人说道。

“为什么?”刘海不解,抢先问了出来。

“我得保证我签字的工程质量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许你们会看在我的面子上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但若是工程被你们转包后抽取了利润,你还能向我保证工程质量吗?如果峻工质量达不到验收标准,我绝对不会签字的。”

马越林只允许自己转包一次,绝不允许出现二次转包。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张建新等人脑海里出现这样一句话。

按照马越林的意思,每个项目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去做的话,虽然可以多赚到不少利润,但是事情也会相应增多,还会把手下不多的施工队伍和设备全部陷在一个项目里面。

如果不听马越林的,自己就可以通过不断转包来赚快钱,省时省力。但这么做就失去了跟马越林合作的基础。

张建新几人有些为难,此时心里都在权衡利弊。

黄择辉和梁冲感觉自己三人的存在如同蚂蝗,依靠马越林的关系吸取张建新等人的血液来维持生存。

但张建新他们能反抗吗?他们考虑了这么久还没给出答复,可见此事虽然为难,但也让他们不舍。

张建新有自己的建筑公司,资质齐全,他不靠马越林也能活得有滋有味。依靠马越林的好处在于,自己以后可以顺利切入到通信工程领域,以后甚至可以将公司转型,专做通信工程,比如土建、设备安装、电力安装、光缆敷设等。

而且他还认为马越林是一只潜力股,随着马越林的职位高升,他接的工程就能从市级上升到省级,那时候的工程利润跟现在比,现在就是在玩过家家。

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能不能看到那一天要看自己现在的决定。

张建新想了半天,看着马越林说道:

“希望马主任能步步高升,我愿意听马主任的安排。”

马越林无声一笑,给张建新抱拳道:“多谢张老哥的美意,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我们也同意。我们其实没有其他想法,就是觉得跟着马主任混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李海明跟刘海同时说道。

原来李海明两人都在观察张建新的答复。他们俩肯定没有张建新见多识广,需要考虑的也没老张多。

跟着马越林的好处他们心知肚明,如果不跟了,他们只能回到原来的到处抢工程的日子,抢到手的还都是四包或之后的工程,利润刚够糊口。

这就是国企工程的现状,每个能跟工程挂钩的国企员工,都是一些大小公司或施工队的幕后股东甚至老板。马越林已经算是有良心的,起码他在想办法保证工程质量。

马越林前世有些不负责任的同事,拉着自己的施工队进场做了一些豆腐渣工程,还不是一样找领导签字报帐。至于工程质量,只要能挺过验收那关,后面还关他什么事?

“那行,我觉得大家都是有底线的生意人,这也让我放心了。另外,我还有一个要求,让李海明老板跟大家说吧。这一点也同样是我的底线。”

马越林说完看着李海明,示意由他来说。李海明知道马越林要让自己说什么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