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人可是宗妇,谁会来查夫人的账啊?”

若是那般,夫人这个宗妇,还有什么体面可言?

项宜摇摇头,没做更多回应,“把账目做清做细,总是没错的。”

乔荇只好应了,把制印器具一干东西都收拾了,暂放到了她房中。

将项宜零碎的东西收拾好,整间房中空荡了下来。

项宜雷打不动地去秋照苑给赵氏请安。

今天已经是谭廷信中算好的归家的日子,项宜请过安,就和谭建一起去了城外等人。

今岁冬天奇寒,这才刚入冬没多久,便一场场的北风扫荡般地席卷而来,河湖早早地结了冰,如今三五岁的小儿已经能冰上小跑了。

项宜和谭建让人把城外大道边的亭子,用密实的席子围了起来,烧了炭火煮了滚烫的茶水,也才能勉强御寒。

过路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多,偶有经过的,项宜都让人送杯热茶上去,或请到亭中来暖和一时。

路人无不道谢连连。

只是一晃半晌过去了,谭廷的车马还没到。

到了下晌,天阴了起来。厚厚的云层密密压了下来,风也越发大了,亭子里冷的坐不住人。

赵氏在这时派了人过来唤谭建回去。

“二爷大婚在即,若是此时着了风寒可不得了,老夫人唤二爷速速回家去呢!”

谭建一走,冷飕飕的亭子里就只剩下项宜了。

他有些犹豫,只留下嫂子一人在这寒风里等着,似乎不太好。

项宜见他不肯走,便道。

“二爷快回去吧,回家之后差人再送些挡风的席子来就是。”

“好,”谭建立时应了,在赵氏的人的不断催促下,只好道。

“大嫂再忍忍,我回去便遣人送席子来。”

项宜笑着点头。

赵氏的人催得紧,来人也传了话,让项宜也不必等太久,天黑回去即可。

风越发大了,头顶的乌云越压越低,过了一个时辰,天就几乎黑透了,北风从裹着竹席,卷着明灭不定的炭火。

而乌云密布的天撑不住压,鹅毛大的雪花落了下来。

项宜站了起来,亲自去了路边。

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四合的夜幕中也没有一点光亮。

有个守在外面看路的小厮突然晕倒了。

众人将他抬进亭子里烤了一刻钟的火,人才转醒。

乔荇替项宜裹着披风,“夫人回去吧。雪下起来,大爷今日应是赶不到了。夫人要是不放心,就留两个人在此便是。”

风吹得人立不住。

项宜看了看晕倒的小厮,又看了看毫无人影的路的尽头,还是没有即将归家的人的影子。

项宜收回了目光。

“不必等了,都回去吧。”

很快亭子里空荡了下来,只有竹席未取下,留给过路人避风。

然而,项宜一行前脚刚刚离开,寂静无人的道路上,一队车马踏雪而至。

小厮正吉眼神好,远远地就看见了竹席围起来的路边凉亭。

“大爷,前面的亭子围了,是不是咱们家的人在此等大爷?”

他说着,看向当头黑骏马上的男人。

男人穿了一身灰鼠领墨蓝色暗纹长袍,黑色披风被风裹得呼呼作响。

他闻言神色一缓,“过去看看。”

从前他外出归家,凡是家信中提及回程日子,家中定然有人在此等待。

那会还是母亲赵氏掌家,眼下虽然换了掌家人,想来不会有错。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到了亭子前。

可是小厮正吉跑上前去,撩开帘子一看却傻了眼——

严严实实围着竹席的凉亭里,一个等候在此的人都没有。

黑骏马上的男人一怔。

车队里一个幕僚打扮的人打马上前,飞快地看了男人一眼,低声嘀咕。

“项氏夫人竟没在此等大爷?也没留人等着?她不知道大爷离家三年,今日要回来了吗?”

凉亭里除了风从竹席边缘掠进去,什么都没有。

风雪吹在人身上,压着人周身发寒。

黑骏马上的男人并未多言,缓和的神色沉了下来,收回了目光。

“好了,回家吧。”

作者有话说:

记得点一下【收藏】吼~

日常晚9点更新~

晚安~

感谢在2022-04-04 21:45:11~2022-04-04 23:05: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5612636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章

谭廷一行之所以晚到,乃因为事临时停在了隔壁维平府。

两个时辰前。

天上飘起了鹅毛飞雪,一众人站在潮云河的大堤上探看,眼见着大雪纷飞起来,当头官员模样的人有意离开。

“大堤开裂不是我等在此讨论几句便能稳固下来的,谭大人,邱老爷,二位不若随本官回府衙商议?”

维平府的知府廖秋说着,着意看了谭廷一眼。

这位谭家大爷虽然官位不及自己,但却是谭氏一族的宗子。

如今朝野,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力量雄厚,似谭家这般出过阁老的大宗族的宗子,怎么也不是区区知府能比得了的。

所以,到底如何,是继续商讨潮云河的大堤加固一事,还是各自散去改日再议,他们都要看临时路过此地的谭廷的意思。

他说着,示意了一下一旁的邱老爷。

邱老爷是维平府世族平泽邱氏的掌家人,邱氏在当地也算得大族,但是比起清崡谭氏的显赫,只能退避三舍。

邱老爷捋了把胡子,不急着作答,看向谭廷。

“谭大人的意思......?”

谭廷默了一默。

这维平府的大堤,本与他并不相干。

但维平府原本是项直渊做过知府的地方,后来项直渊被朝廷以贪污定罪,其中就有一项是私吞修河款。

眼下项直渊虽然死了,但他私吞了修河款的潮云河却出了问题。

最不巧的是,项直渊是他那位正妻的父亲,是他岳丈。

大堤眼下没出事,知府廖秋亦没什么由头向朝廷申报修河款,从府衙出钱又舍不得,就想找本地大族邱氏出些钱固堤。

邱氏当然也不想出钱,可又考虑自家数十亩良田就在开裂的大堤不远,思来想去,在路上等了他几天,将他临时请到了此处。

谭廷负手立在河堤旁边。

翻涌的潮云河此时也已结了冰,雪落在冰面上,不肖几息便融进了冰中。

脸上冰刻般的线条透着冷峻的神色,一双如墨眼眸静默地看着冻裂的大堤。

廖知府和邱老爷问了那话半晌,他才缓缓收回目光,目光从廖知府和邱老爷身上淡淡掠过。

“谭某改日另去府衙拜访。”

廖知府一听,眼睛亮了,谭家大爷这是应下此事了。

他不由道,“谭氏果然是诗书礼仪大族,是世家之表率。”

他这么说,邱老爷与他和着道正是。

“诗书礼仪传家的世家大族,自然与寒门庶族不一样。寒门出身人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