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逼供(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守所关押的人,大多是刑事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由于每个人案子进度的不同,有的处于警察局侦查阶段,有的处于律政司审查起诉或者起诉阶段,有的处于法院审判阶段,还有的处于已经判决完毕,等待送往监狱执行判决的阶段。

一般的案件,基本上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

当然,也有不经过警察局侦查,而是由律政司直接侦查、起诉,然后交法院判决的案件。

警察局如果认为一个人构成犯罪,就将案子移交律政司审查起诉。如果经过侦查,发现证据不足,或者是抓错了,就要放人。

律政司接到警察移交的案件后,如果认为构成犯罪,就要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嫌疑人是否有罪。

如果不认为构成犯罪,可以放人。如果认为虽然构成犯罪,但情节显着轻微,不构成社会危害性,也可以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把人放了。

如果认为构成犯罪,但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也可以将案子发回警察局补充侦查,警察补充侦查后,再将案子移交到律政司审查起诉。

法院接到律政司的起诉后,就要开庭审理。如果认为构成犯罪,就做出有罪判决。否则,就做出无罪判决,放人。

被法院做出有罪判决后,如果服判,就要交付监狱执行判决。此时,一个案件的全部诉讼程序就结束了。

如果被告人对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由初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进行二审。

二审法院认为初审法院判得正确,就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如果认为初审法院判错了,不构成犯罪,它可以作出无罪判决,放人。判重了,它可以纠正,往轻了判。

若是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也可以发回初审法院重审。

二审判决的结果,一般叫做生效判决。其意思是,无论被告人对判决是服还是不服,都要交由监狱执行判决。

此时,诉讼程序结束,执行程序启动。

如果对生效判决还不服,此时可以申诉,不过,这就不是诉讼程序,而是属于审判监督程序的事了。

理论上,这套程序、制度设计得很完善,警察局,律政司,法院几家既各司其事,又互相监督、制约。一个人有罪,很难逃掉惩罚,一个人无罪,也不会被冤枉。

所谓的不放过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就是这种体系追求的理想结果。但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圣林虽然对自己命中有此一劫的预测结果深信不疑,但也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有理走遍天下这类古朴的哲理。

他不相信,警察局,律政司和法院这三家,全都糊涂得不可救药,以至于会将自己这样一个无辜者定为杀人凶手。

就算进了看守所,他也没有改变这种看法。

不费一枪一弹,成功抓捕前海军陆战队特战队精英圣林,加上又是上司督办的大案,这让肖军感到很有成就感。同事们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心情一好,他就发烟,每人一包“大楚“。

一发烟,来祝贺的人就更多。除了刑警队的人,就连经侦、治安、户政、公关部等也有人来蹭烟。

发了4条之后,肖军醒过腔来,原来这帮混蛋都是来忽悠烟的。于是改为每人发一只,祝贺的人才渐渐没了了。

虽然几条烟让他有些心疼,但那也不是自己掏腰包买的。最主要的是,抓捕圣林的成就感,让他高兴。

他的高兴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变成了沮丧。

因为圣林采取了一个完全出乎意外,又非常简单的战术来对付他。那就是:一言不发。

当刘管教把圣林锁在铁笼子里的铁椅子上出去后,第一次审讯开始了。交代了政策,肖军开始发问。

作为专案组组长,这样的大案,主审自然要由他来承担。

“姓名?”

无语。

“性别?”

还是无语。

无论问什么,圣林就是一言不发。弄得那个记录的警察茫然四顾,无从下笔。

“圣林,别以为你什么都不说,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没有嫌疑人的供述,照样可以定罪。只有积极配合,才有机会争取宽大处理。好好反省一下,争取一个好的态度。对抗只能是死路一条。”

圣林仍然是一言不发。肖军精心准备的审讯方案,今天一点也没有用上。

不过,他并不着急。这种事,他经历的多了。

许多嫌犯开始的时候,嘴都硬,经过政策攻势,亲情、爱情、友情攻势,同案犯之间挑拨离间攻势,诱之以利,检举揭发,从宽处理攻势,实在不行,一顿暴力攻势等方法以后,几乎没有不招供的。

有的交代的问题甚至远远超出预期,恨不得把祖宗八代的事儿都交代出来。

以至于许多时候,因为时间,人力,经费等原因,不得不舍弃追究一些案犯交代的问题,白白便宜了他们。

圣林就是一言不发,肖军也不为己甚,招来管教,把圣林送回号里。

第一次提审就这样结束了,肖军表现的很克制。

之所以如此,一是他认为还有别的办法撬开圣林的嘴,二是他不想给别人留下自己只会用刑讯逼供办案的印象。

第二次提审,肖军先采取亲情攻势。

“圣林啊,你真是让我敬佩。军校高材生,特战教官,陆战队精英,新闻记者,家中独子。爷爷是易学泰斗,奶奶是佛门大德。父亲、舅舅都是官员,母亲是大老板。女朋友是主持人,还有一帮生死弟兄。”

“家庭幸福,本人前途无量。一时冲动,犯了罪,有什么了不起的,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

“事情交代清楚了,就争取从宽处理。要是能够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还能立功,得到刑事奖励。就算判个十年八年的,到了监狱,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有个四五年,出来又是一条好汉。”

“凭你的家世,你的个人能力,出来才30来岁的人,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仍然可以大展宏图。到时把戴青宁一娶,结婚生子,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爷爷奶奶天年之后,你还能为他们送终尽孝,你可是个大孝子,这个你可得考虑清楚。”

“如果你一味地顽抗到底,结果就是从严从重处理。且不说判你个死刑,就算是判个死缓、无期,按现在的法律,你在监狱表现的再好,也得30来年才能出来。”

“就算30年吧,到时你50多了,人也老了,人生最好的时光都扔在监狱里了。最主要的,你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亲人。”

“他们得忍受一个罪犯家属的耻辱,天天以泪洗面,苦苦盼着你在哪一天归来。他们得年复一年地奔波在探监的路上,每到过年吃团圆饭时,他们还得想着你在监狱里吃什么。那样的场景,该是多么残酷!”

“再说戴青宁,主持人,貌美如花,又有名气,体面,上档次,最难得的是,人品还好,定是个贤妻良母。如果你在监狱呆上个30来年,你叫她怎么办?”

“等你,她整日以泪洗面,一天天翻着日历数日子,就算是30年后等到你出狱,她会变成什么样?50来岁的女人,独守空房,人老珠黄,她的痴情,她的美好年华,都葬送在令人窒息,绝望的等待中。”

“不等你,她又会背上绝情的骂名和包袱,她会活在自责中,一辈子不能原谅她自己。若是嫁个好男人还算了,若是嫁个坏男人,你想想,她会是个什么结局?这样的如花美眷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