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警花出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观澜正在家里面上网时,接到了司法厅要求借调省第一监狱狱内侦查处副处长赵玉棠到法院工作的通知。

赵观澜对此并不奇怪。

由于省第一监狱是省司法厅管辖,所以已经提前与司法厅进行了沟通。要求明天一早,赵玉棠就到法院报到。有关的借调文件随后就到。

赵观澜满口答应。

其实,他也明白,就算是自己不答应,也没有什么用处。

虽然自己在全省司法系统还算是有些分量,但他也不会因为借调一个人而去跟各路大神较劲。

况且,借调的是自己的女儿,这正是让他求之不得的事。

从圣林越狱事件一开始,赵观澜就很关注。一看法院的反应,他就知道:法院没有他女儿那样的人才。第一回合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事情也正如赵观澜所料。

他有一个强烈的预感:这次还得他的宝贝女儿出马。

赵观澜对自己的女儿有一种几乎盲目的信任。这种信任从赵玉棠十岁的时候就开始了。

那一年,赵观澜的妻子去世,后事办完之后,赵观澜开始教自己的女儿独立生活的技能。

第一天,独自上下学。第二天,家里面电器、燃气及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知识。第三天,做饭做菜。第四天,到市场采购各种生活物资。一周之后,赵玉棠就可以独立生活了。

赵观澜郑重地向女儿承诺:在她大学毕业之前,绝不会再续弦。

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甚至还超额完成了自己的承诺,直到现在也没有再找老伴儿。

赵玉棠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此后的人生大事,包括升学,选取专业,考研,参加工作,都是自己做主,赵观澜也从来没有干预,赵玉棠只要将自己的决定向他通报一声就行了。

最让他自豪的是,赵玉棠从大一的下学期,就不再花老爸的一分钱了。

她做过家教,在校园里摆过地摊儿,上路发过传单,当过志愿者,兼职的网络编辑,客串过群众演员,还开了一个卖化妆品的网店,并且一直经营了4年,直到她硕士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才以500万元的价格兑了出去。

赵观澜自从妻子去世之后,就过着一种几乎苦行僧班的生活。

吃饭在食堂,穿衣基本上是制服。每天在家和单位之间两点一线。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从来就不收任何人的礼。

曾经有一次,有人送给他一笔钱,希望在升职时给予关照。

在第二天的大会上,赵观澜当着全体人的面,把钱交给了督察部。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给他送钱了。一是真怕赵观澜说的那样,公开姓名,二是把钱交给督察部,他不欠人情,钱也白花了。

赵观澜有一种执着而朴素的认知:他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女儿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孤儿,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他省吃俭用,想给女儿攒下一笔嫁妆,将来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

就是死了,他也有脸去见他的妻子,说自己没有亏待女儿。

只是女儿边念书边开店,挣的钱比自己还多,让赵观澜在自豪之时又有些羞愧。

赵观澜敲敲门,进了女儿的房间。赵玉棠也正在上网。

“老爸,有事儿吗?”赵玉棠转过了身。

“刚接到通知,要你明天到法院报道,借调过去的,我估计,可能跟上次一样,关于圣林案的事。”

“又是圣林案,偌大个兴阳就找不到第二个人应对了吗?”

赵玉棠似乎有些不悦。

“倒也不至于找不到第二个人,只是仓促之间,这样的人确实也不容易找到,加上你上次的表现,所以又找上了你,据说是陈议长拍的板,不过,这又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件好事,这样的机会也不是谁都能够摊上的。”

“老爸,上次事件之后,我研究了一下圣林的案子,确实有一些疑点。外界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上次赢得比较侥幸。我刚刚也在看这事儿,圣林为何拼死脱逃?为何又中途救人?”

“我仔细地研究了视频,如果他不停下来救人,是完全能够逃出去的。”

“还有,你看看这儿,圣林的背景:军校毕业,留校任教员,特战系战术教官,海军陆战队队员,在比亚湾执行任务,在比亚救人,在索马深入沙漠解救过人质,是‘六剑客‘战斗小组的组长。”

“这次接应他越狱的人,很可能就是‘六剑客’之一。以此人的策划能力,若非中途救人,圣林越狱早就成功了。”

“还有,警察开枪到底有没有必要?这都是很棘手的问题。我不一定每次运气都会那么好。”

其实,赵玉棠关注的远不止这些。视频中秦望舒和沈紫衣两人的表现才更让她吃惊。

作为同样年轻貌美、才艺双全、事业有成的女人,赵玉棠对自己是很有自信的。

她对秦望舒和沈紫衣这两个在兴阳也算得上是名人的同龄人的了解,要比她们对自己的了解多得多。

以她一个女人的眼光看来,若不是对一个人心有所钟,是不会在那种诚下表现的那样悲痛欲绝的。

那完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

她很奇怪,圣林到底与她们是什么关系?

这两个可以算得上是精品的女人,又为何会对圣林这样一个即将成为罪犯的人动情?

即使秦望舒是同事,沈紫衣曾经被救,这种事情也实在是太勉强了点儿,毕竟她们的身份和一个罪犯的身份的距离是巨大的。

赵玉棠虽然很出色,但出色的女人并非就没有好奇心,相反,越是出色女人,好奇心就越强。赵玉棠也逃脱不了这个规律。

她坚信,自己以后还会和这个圣林打交道。

这个逻辑很简单,圣林很可能被判处无期以上徒刑,这样的重刑犯,极有可能被送到专门收押重犯的省一监服刑,自己作为监狱狱内侦查处的副处长,圣林又有过脱逃史,难免要打交道。

再加上圣林的背景,与秦、沈二女的关系,都让赵玉棠对圣林案兴趣盎然。

即使没有这些,作为传播学硕士,赵玉棠也会对这样的公众事件引起本能的兴趣。

但兴趣是一回事,工作是另一回事。这一点,赵玉棠还是很清醒的。

她决定,今天晚上,好好下点儿功夫预研圣林案,以免明天走马上任时措手不及,要知道,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她必须首战告捷。

赵玉棠的谨慎第二天就得到了回报。

当她到达法院时,迎接她的是法院的公关处长。这位处长虽然在昨天的事态处置中表现不佳,但他并不认为别人会比他更高明。

多年来,这类事情他都是这么处理的,倒也没出现过多大的问题。

他甚至认为,自己昨天的处置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对之处,是那些媒体和网民们吹毛求疵,上司们也神经过敏。

能闹到哪去?热闹一阵子就风平浪静了。

那种看起来对罪犯的同情令他几乎不能容忍。

他们到底是站在罪犯一边,还是站在法律一边?是站在邪恶一边,还是站在正义一边?

昨天,在领导面前丢了脸的刘北驰回来后,连夜召集开会。公关处长自然没得到什么好脸色。

尤其是听说一个外来的小丫头来担纲主角时,更让他觉得是奇耻大辱。

在他看来,自己不敢质疑上司,也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