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七章 重回看守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医院到看守所的一路上,用了16个警察押送圣林。仍然由王队长带队,不过,那个小孙法警却不在其中。

从医院出发时,王队长比较客气,没有像上次那样,又要打耳光,又要子弹上膛之类的进行警告,反而带了几瓶矿泉水,两袋水果来。

“圣林,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不打不成交。你救了咱们的人,咱们感谢你。

但职责所在,你要是轻举妄动,咱该开枪还是会开枪。这点儿水果给你的,一点儿心意。

你不为难咱们,咱也不为难你。话给你说到家了,走吧。”

圣林早已决定,暂时不再越狱了。等以后到了监狱再说。所以一路顺利,相安无事。

就这样,圣林从看守所出去40天之后,又回到了看守所。

程序和以前一样,仍然是登记,搜身、检查随身物品,体检,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完事了。

圣林被送到了303监室。仍然是一监区,仍然是刘管教管辖的号,只与原来的301监室隔了一个房间。

303监室的老大是个诈骗犯罪嫌疑人,叫龙村书,因为非法集资3亿多,被抓进来。以前找圣林算过命,平时也互相给买个菜什么的。所以也算是熟人了。

圣林早就是看守所的名人了,所以也就没人和他作对。

一早,刘管教就告诉龙村书,叫给圣林安排个铺位,龙村书给安排了他对面的一铺,但圣林坚决不住,只要了挨着龙村书的二铺。

那个一铺叫柳岩云,是因为涉黑,与一伙人因为抢煤矿发生械斗,打死一人进来的。

案子还在侦查阶段,不过也快到律政司提起公诉了。

柳岩云让出铺位,本就不太愿意,可是碍于王所长、刘管教、和龙村书,以及圣林的威名,又不得不让,不免心中有气。

看守所和监狱有一句话: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意思是不管你在外面怎么牛,到了我这儿,就得按照我的规矩来。

见圣林坚决不要自己的铺位,柳岩云反而不好意思了,自觉自己度量太小,诚心诚意地要让出铺位了。

圣林对铺位什么的本就看的很淡,也坚决不换,坚持住二铺。

最后还是龙村书解围,按照圣林的意思办了。

原来吃饭时,龙村书和柳岩云在一起,现在加上圣林,3人就组成了303号的“上槽”,也就是上层集团。

圣林这边刚安顿下来,王所长就找他谈话了。

因为圣林不是在看守所脱逃,他的脱逃看守所也没有什么责任,所以王所长见到圣林,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亲自给圣林沏了一杯茶,点了一支烟,就开始谈话。

谈话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不外乎就是在这儿好好呆着,别闹事儿,别想着逃跑。

至于你以后还跑不跑,只要跟我看守所没关系,你爱怎地就怎地。

王所长边说边记录,不过,后边的几句话,他当然是不会记录的。

最后王所长告诉圣林,沈大小姐前几天来过,给圣林留下5万块钱,说以后不来了。

圣林一算时间,沈紫衣来看守所,正好就是那天两人谈话的日子,心道:这沈紫衣那天气呼呼地走了,我还以为她从此就不再理我了,没想到跑这里给存钱了。

看来她还是讲究情谊的。若真的就从此不再见面,还真有些失落感。

王所长谈完话,就是刘管教谈话。

两人本就相熟,谈话也就没什么顾忌。

圣林对刘管教素来就比较尊敬。

此人面冷心热,对在押人员从来就不挤压敲诈,家属给点小烟小酒收,大的礼物如钱之类的坚决不收。

对在押人员的一般小违纪,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人给几个钱儿就打个电话,或者跑腿通风报信的事儿,刘管教是从来不干的。可以说,这是个做事有原则有底线的人。

刘管教告诉圣林说,陆烟客交了罚款,已经放了。

留下话要圣林好好呆着,有些事时机不成熟,就要耐心等待。

一切事儿到了监狱以后再说。那时他自然会与他联系。

圣林品出了这话的意思,那是不让他现在越狱,而是到了监狱以后再做打算。这也正和圣林的心思。

所谓的时机,用命理的观点解释,就是运气不到。

大运、流年、流月、流日不到,阴阳五行之气没有运行到那个节点,有些事情就是你想做也做不成。

所谓的走霉运,流年不利,点子背等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圣林原本就是看守所的名人,经过越狱一事,更是人人皆知。

一进一出,各号的人都从窗户探出脑袋打招呼。

脚镣是重新砸上了,但在看守所内,不用带手铐,所以他就不时地向两边招手,倒好像是检阅一样,弄得刘管教也只有摇头苦笑。

圣林回来的消息传得很快,看守所医生老王过来,问了一些情况,最后叹道:简直就是个奇迹啊!

作为一个医生,老王对禅谛的大名和医术,是早有耳闻的。

禅谛千里迢迢从外地赶回来,敲就赶上圣林出事,敲就能够救了圣林,禅谛又敲是禅一师太的徒弟,而圣林又敲是禅一师太的孙子,小孙法警敲给了圣林一瓶水,圣林敲救了小孙,小孙给圣林的那瓶水敲叫“圣泉”,圣林敲又姓“圣”,水是双泉寺生产的,而禅谛敲就在那里挂单……。

这些“敲”都赶到一起了,不知道别人作何感想,老王大夫可是自有一番见解的。

这哪里是赶巧,分明就是天意啊!

食堂卢师傅过来,给圣林带来一封芳姐的信。信的大意是:待君归来,吾当重获自由。我身虽走,我心却留。留诗一首,以表心迹。诗曰:

问君归期未有期,吾身虽去心却留。问我能有几多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妾身此去招旧部,定在欢场再封侯。

香君小须不怕,师师薛涛比同俦。郎情妾意双飞翼,千山万水爱不休。备得娇躯待君归,环肥燕瘦任郎偷。

孟姜长城无尽头,芳姐春心曾记否?他日归来寻芳处,寝帐同眠共春秋。金龙岂是池中物,一飞冲天傲五洲。

圣林起初也不以为意,心想这芳姐倒也有些意思,呆着无聊,净玩儿一些隔空示爱的游戏。

可是越往下看,越是心惊。芳姐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诗的,必是出自那位一剪子剪断自己丈夫男根的大学教师之手。

诗句有的出自李商隐、李白诗中,有的用典,对仗工整,合辙押韵,对古典文学必是有很深的造诣。

就算是这一首诗,也是当今许多文学系系教授也写不出来的,看来还真是个才女。

只是遇人不淑,行为过激,才到了这步田地,可惜了。

不过,诗的意思却完全是芳姐的。

大意是:我打听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可是谁也确定不下来。对此我很发愁。

我这次回去,要招集以前的姐妹,再做欢场的大姐大。

象李香君,苏小小那样的名妓,我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这回我要和薛涛、李师师这样档次的比一下高低。

我对你的爱,千山万水也挡不住。我把我的身体准备好,等着你回来享用,就算是你在外面偷腥也随你的便。

我就像孟姜女千里送寒衣那样惦记你,我的心意你还记得吗?有一天你回来了,就到芳姐这里来,咱们一起度过春夏秋冬。我知道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