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 圣荣赌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望舒决定听圣林的话,离开兴阳了。

周总监虽然很有些不舍,但想到秦望舒的家庭背景,独自一人来到兴阳,也属不易也不好太过阻拦。

加上戴青宁已死,圣林又进了监狱,几个自己很欣赏的年轻人如此光景,心中未免唏嘘。

又听说秦望舒的父亲给她找的工作是在他所在省的卫视,那是很有实力的一家省级卫视,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和国家电视台分庭抗礼。

对秦望舒来说,也确实是个好去处,他不愿意耽误秦望舒的前程,略作挽留,也就同意了秦望舒的请求。

秦望舒本想到圣家去告别,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跟敏欢电话联系,得知敏毓正忙着为圣林翻案到处奔走,心想此时去打扰并告知圣家自己要离开,话有些不好开口,似乎有当逃兵之嫌。

叹了口气,也就打消了去圣家的念头。

不过,禅一师太她还是要见的。禅一师太不仅是圣林的奶奶,还是第一个透露她和圣林前世缘分的人。

自己此次一走,不知何时再能和圣林见面。她也想从禅一师太那里,得到某种禅机,受到某种启示。

秦望舒并没有从禅一师太那里得到什么禅机,甚至连暗示都没有。

禅一师太只是告诉她: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但求心之所安,有缘自会再见,无缘,强求也无用。

秦望舒也没有什么失落之感,她相信,自己一定会和圣林再次相见的。

因为她和赵玉棠、阿黛尔不同,虽然前世和圣林都有缘分,但她们两个都明确表示,不想延续这个缘分。

只有自己,既有前世的缘分,又想在今世延续这份缘分。

秦望舒曾经把沈紫衣列为自己的最大对手,后来沈紫衣突然消失,让她很是松了一口气。

得知赵玉棠竟然是前世的太子妃玉秋容时,秦望舒也紧张了好一阵。不仅仅是因为前世的玉秋容是林圣武的正妃,还因为她是林圣武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凭一个女流之辈,带领哀兵之师到海外开疆辟土,建立一代王朝,这份气度和能力,就远非自己可比。

况且,现世的赵玉棠,也是一个极为出色的人物。

在姿色上,自己和她或许还有的一拼,但是,若论气度、练达、能力,自己恐怕就要差上许多了。

在这方面,也就只有沈紫衣和她有的一拼了。

阿黛尔算是个不确定因素,别说她已经表示不掺合进来,就算她掺合进来,也不占有什么优势。

圣林入狱前,赵玉棠曾经算计过他。入狱后,又和圣林是敌对关系。

沈紫衣一直是受圣林的恩惠多,对圣林却是没有多少付出。

至于看守所的那个女警蒋菲菲,则可以忽略不计。

相对而言,无论是对圣林的感情,与圣家的关系,与圣林的亲密度,对圣林的爱,对圣林的付出以及圣林本人的认可,都是我占明显的优势。

所以,能够笑到最后的人,没有理由不是我。

人们总是希望事态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但在实践中,往往不是如此。不知道,事情到了秦望舒这里,会不会是个例外。

得知秦望舒要离开兴阳,阿黛尔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并不感到有什么难过。因为她也将要离开兴阳了。

她的交流学者的计划时间就要到期了,届时,她要返回米国去了。关于萨马尔家族史的考证,成果已经超过了她的预期。

只是关于林圣武的余部离开中原,到南洋建立大林王朝,以及圣荣女王的有关史实,虽然已经有了文字、史料证明,但还缺乏一些考古依据和流传下来的文化、民俗、语言上的佐证。

如果能够找到大林王朝的遗迹,补齐这些方面的证据,这个关于萨马尔家族、萨马尔王朝、林氏家族、麒麟国、大林王朝、圣荣女王、五位太子妃、一个西门海岸军师、仁义礼智信五位将军的故事,就成为一段历史了。

所以,阿黛尔决定,重启以前搁置的计划,和赵玉棠、秦望舒一起去南洋,既寻找大林王朝的历史印记,也是去做一次旅行。

至于自己和那个在监狱里的囚犯圣林前世的故事,阿黛尔的内心其实是有些排斥的。

虽然似乎有许多证据,但是毕竟太过虚无缥缈,就把它当做一个神秘而有些凄美的东方传说看待吧。

赵玉棠独自一人擒回罗庆林后,声望一时间达到了顶点。

狱侦处长已经递交了辞职申请,推荐赵玉棠接任狱侦处长,人事部已经找赵玉棠谈过话,近期监狱管理委员会也已经研究过人事问题。

据说方案也已经上报到监狱局。种种迹象表明,她升任处长已成定局。

听说秦望舒要离开兴阳,赵玉棠感到有些不舍。但随即又心存窃喜,似乎松了一口气。

连她自己都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她想给这种感觉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想来想去,也只是找到一个理由:秦望舒走后,自己就不用再领着秦望舒去监狱里见圣林了。

毕竟自己领着人直接到监狱里见一个犯人,还是不符合规矩的。

时间久了,难免会有闲话,对于自己的声誉有损。尤其是此时正当自己升迁的关键时刻,还是尽量少惹麻烦为佳。

阿黛尔也要走了,她答应自己,尽量写一些关于第一监狱的中立性的文章,在西方媒体发表。

不过,赵玉棠对此已经不是抱有太大希望。以她对阿黛尔的了解,和西方媒体的新闻笔法,真的写起来,未必会按照自己预期的思路发展,弄不好,反而惹了一身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对于阿黛尔也就不抱什么太大期望了。

所以,赵玉棠决定休假,一是避开自己升迁这个敏感期,二是她也确实有一种冲动,想去看看所谓的大林王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就这样,三个人怀着不同的心态和目的,踏上了旅程。

几个人先是去了马来西尔国,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然后去了新狮城楚文大学拜访那里的历史学家。

按照阿黛尔的推断,新狮城作为一个楚人为主的国家,一定在研究南洋和楚国的关系上,有独到之处。

果然,那里的学者们在看了《莫林思科东方见闻录》之后,一口咬定,所谓的大林王朝,就是楚国古代史书中所说的爪哇国。

按照今天的地理位置,就是罗尼西亚的爪哇岛一带。

学者们把她们介绍给罗尼西亚的学者,在爪哇,当地的学者给阿黛尔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实际上,早在汉代,爪哇就和中原王朝有过交往。在西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中,就有关于爪哇的记载,而且法显还到过爪哇。

在当地的博物馆里,有许多显然是产自于楚国的青白花瓷器。

一件古代的衡器,上面还有楚国的方块字,计量单位是斤,一斤是十六两,这与古代楚国的计量制度几乎完全吻合。

在博物馆里,有一本楚文史籍《岛夷志略》,其中一段记载十分有价值。

“爪哇……,门遮把逸山,系官场所居,宫室壮丽,地广人稠,实甲东洋诸番。旧传国王系雷震石中而出,令女子为酋以长之。其田膏沃,地平衍,毂米富饶,倍于他国。民不为盗,道不拾遗……。”

在楚国的一些野史如《瀛涯胜揽》、《岭外代答》和正史中,都有关于爪哇的记载,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指向性始终非常明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