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麦拉油田(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麦拉油田的占地面积,大约有600平方公里。

如此之大的面积,即使尤素夫派驻了200多人,想要严密防守,也是很困难的。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问题。

200多人,即使300人,守卫600平方公里的地盘,每个人也要2平方公里。

2平方公里是个什么概念?长2公里,宽1公里的地盘儿,就是了。

麦拉油田,位于半是沙漠的平原地区。一眼望去,一马平川、除了几条不大的季节性河流,没有什么高山。甚至就连沙丘都不多。仅有的几座沙丘,也不大,远远称不上什么险阻。

以凡奇和杨木林的本事,如果想要摸进去,其实是很容易的。

不过,今天,他们还是决定从正门大大方方地进去。因为麦拉油田现在还在生产,所以,他们想以进去找工作的方法打入油田内部。

摸进去,固然容易。但是,要想了解里面的详细部署,就要费劲儿得多。

作为有经验的雇佣兵占领军,岗哨之类的警戒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监控和暗哨,也是军事部署的常识。

避开明哨容易,暗哨就有些防不胜防了。想要进行详细的侦察,就难免要接近关键的部位。这样一来,暴露的几率,就很大了。

现在,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还没必要采取那些激进的措施。

此前,在反政府武装夺取油田时,许多工人跑掉了,所以,现在油田很缺人手。以前来找工作的名义进入油田,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尽管油田也发出了招工信息,并且许以高薪,可前来应聘者,实在是寥寥无几。

现在的伊沙克,刚刚经历了战争。国内的失业率,还是很高的。

许多人没有工作,不得不靠国际救济生活。

但是,再想找工作,也没有人愿意到麦拉油田工作。一帮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军队,占领了油田。他们虽然招工,但是,有什么保障吗?生命安全还是薪水?

但是,今天有两个家伙,不怕这些。他们来应聘了。2人此次应聘的职位是脱硫工。

由于从地下抽出来的原油中含有硫,所以,会有一些刺鼻的味道。

一般的油田,都会通过脱硫工序,把味道去掉,以达到商品原油的要求。

对于凡奇和杨木林到底应聘什么职位,塔玛拉为此特意咨询了麦拉油田在博格达的办事处,他们给出的建议,就是脱硫工。

脱硫工原本职位就有空缺,后来又跑掉一些,现在,缺额比较严重。应聘脱硫工,肯定会被录用。

办事处的人,还对凡奇和杨木林进行了简单的技术培训,以增加他们应聘的成功率。

在距离大门口100多米外,出租车司机就死活也不往前开了。

凡奇和杨木林无奈,只好下了车,走了过去。

门口是两个黑人大兵站岗,各自背了一支M16。高个子的大兵,肩上还跨了一支火箭筒。

大门两边,是沙包搭成的掩体,两个大兵守着一台重机枪,冲着来人方向。

正是电影里常见的情景。

距离30米远,大兵喊话了,讲的是鹰语。

“站住,举起双手,把包放在地上,后退5米。”

矮个大兵喊道。

凡奇和杨木林两人原地停住,举起了双手,然后后退了5米。

没有直接开枪,证明有戏。

高个大兵走过来,矮个大兵则举着枪,对准了他们。

先是检查了两个人的背包,没发现什么异常。然后开始搜身。

速度很快,手法很专业,显然是训练有素。

“说明你们的来意。”

“我们是来应聘的。”

“应聘什么职位?”

“脱硫工。”

能说脱硫工这个职位,显然就是对油田有所了解。

“国籍?”

“楚国人。”

“为什么到这里应聘?”

“我们是来旅游的,护照和钱都被抢了,需要挣一张机票回家。”

伊沙克虽然已经建立了临时政府,但是,局势还很乱。当局的控制能力有限,社会治安也不好,发生抢劫事件,是很平常的。

这个理由,似乎还站得住脚。

“请出示你们的护照。”

“先生,我刚才说过了,我们的护照被抢了。”

“为什么不找你们的使馆求助?”

“如果找使馆,会把我们当做偷渡者给遣返的,回去要坐牢的。”

凡奇嘴里说着,心里却在嘀咕:祖国啊,原谅我吧。这是没办法了,才这么胡说八道的。

我也没想到,这个黑大个看起来傻大黑粗的,竟然还会问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

“站在原地别动,我需要向长官报告一下。”

黑大个边往回走,边通话。

大约3分钟后,一个佩戴贝雷塔手枪的白人出来。又盘问了一些问题。问题和之前的相似,只是更为详细一些。

“好吧,两位先生,欢迎加入麦拉油田。我是沃克兰人,现在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你们可以叫我尼左夫少校。

你们得到这个职位了。每周900金币,不过,至少要干上3个月,才可以离开。你们接受吗?”

“接受。”

能不接受吗?别说给钱,不给钱,我也接受啊。

“有一些事,我必须事先警告你们。在这里,没有警察,没有检察官,没有法官,没有工会,也没有什么领事保护权。

现在是战争时期,我的话就是法律。如果你们做了什么被我认为是不友好的事,我有权剥夺你们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你们明白吗?”

“明白,先生。”

“叫我尼左夫少校!”

“明白了,尼左夫少校。”

“卢比,带他们去见王主管,明天开工。”

“是,少校!你们两个,跟我来。”

脱硫工虽然只是底层员工,但由于麦拉是个现代化油田,脱硫工序的机械化和电气化工艺很先进。

干活,也基本上就是开关阀门、按钮,观察仪表之类的差事。虽然每天工作时间达到十二三个小时,也没有什么奖金,加班费之类的福利,但对于凡奇和杨木林来说,干的还是很轻松的。

各个主要生产设施里,都有大兵们站岗放哨。

大兵们的态度还算友善,虽然有岗哨和巡逻队,但气氛倒也不是十分紧张。只要不超越警戒线,也不对工人们有多大干预。

当然,外出是不允许的,对外通讯也是禁止的。在油田内部的行动,也是受到限制的。

因为怀疑尼左夫可能暗中监视,头一周,凡奇和杨木林没有什么行动,只是老老实实工作,休息,或者找楚国老乡们聊天。

当然暗中的侦察,还是没有停止的。比如,各地的岗哨配置,人数,巡逻队的人数。巡逻时间、规律等,也得到了不少情报。

一周之后,他们还真的领到了900金币的薪水。

脱硫站的王主管是楚国沪江人。当初,尤素夫进攻油田时,他本来有机会跟着管理层一起跑出去,因为不愿意扔下在国内时就跟着他的手下,自愿留了下来。

他原本就是主管,尼佐夫占领油田后,就任命他继续担任主管,组织生产。

王主管虽然不愿意干,但是,他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