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 麦拉油田(十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尽管有些董事极力反对,道尔董事长还是力排众议,在董事会上通过了一项提案:在整个麦拉油田范围内,安装监控系统。

系统说起来很庞大,但是,由于原有的许多中心区域和重点部位已经有了监控设施,所以,新增的预算和工程并不是太大。

这也是这项提案最终得以通过的原因之一。

提案得以通过得到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伊沙克的政局一直不稳定,麦拉油田时刻处于战火的威胁之下,这套系统有望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起到预警作用。

在尼佐夫进攻麦拉油田时,这套监控系统确实起到了预警作用。不过,作用只限于为那些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逃跑提供了一定的预警时间。

尼佐夫占领了麦拉油田后,顺理成章地接收了监控系统并为己所用。

现在,尼佐夫就站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前,观察着麦拉油田的战况。

对于麦拉油田受到攻击,尼佐夫并不感到奇怪。

在远离尤素夫和ABS势力范围外,处于联军、政府军和莫尔德人环视之下的麦拉油田,受到进攻,不是可能不可能,只是早晚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进攻,尼佐夫都认为,来的有些晚了些。

早也好,晚也好,这些都不重要了。问题是,究竟是谁来进攻了?

这个问题,既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

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尼佐夫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但是,作为一个军事问题,目前他却是必需要交出一份答卷的。

尤素夫把他安排在这个位置,他就要对尤素夫负责。

按照联军的作战模式,象进攻麦拉油田这种规模的战役,必定是战术*、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大炮、坦克,装甲车等全数用上,甚至不排除使用*。

他们有这些东西,又不差钱儿。对于士兵的伤亡数字,又看的比较重,战斗中,总是尽可能地使用火力,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

当然,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联军已经习惯了这种作战方式。平时的训练,就是以这种模式为主的,现在想改,都不容易。

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用上,就说明,此次进攻,不是联军发起的。

另一个证据,来自于尼佐夫对舆情的观察。

按照联军的做派,发起针对麦拉油田的战役,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他们势必会事先在媒体上进行一些渲染,至少是一些暗示。甚至直接宣告攻打麦拉油田,也是可能的。

在绝对强大的实力和优势面前,他们实际上是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的。

现在,对方是偷袭而来,又没有什么重武器,可以排除是联军的行为了。

第二个可能是政府军。

政府军是由联军训练的,装备也主要是由米国、鹰国、弗朗西斯等国提供的。虽然没有联军那样的先进,但是,坦克、大炮、装甲车等重武器还是有的。

现在的对手,没有重武器,只有一些轻型火炮,火力也不是太猛。

这与政府军那种逮着无偿援助的炮弹、子弹就胡乱发射出去,一口气打个干净的风格也不相符。

虽然表现出的战斗力和政府军的水平相差不多,但也基本可以断定,这不是政府军的进攻。

剩下的大势力,就是莫尔德人了。

在麦拉油田这种广阔平坦的开阔地势上,如果是莫尔德人,最应该采取的,就是他们的传统战术。

几百台皮卡,驾着机枪,或者是从武装直升机上拆下来的火箭炮,采用人海战术,从四面八方一拥而上。一边胡乱射击,一边乱喊乱叫。

虽然进攻效果不一定好,但是,一般的小股武装,或是战斗力不强的,就被他们这种气势给吓跑了。

从现在的情况看,也不是莫尔德人。

那么,会是谁呢?

部落武装?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胆量。

割据军阀的民兵武装?也是如此。

其他的反政府武装?大概还不敢直接跟尤素夫和ABS作对。

某个国家的特种部队?也不会。放着现成的军队不用,却搞起了偷袭,没有必要那么麻烦。

其实,无论对方是谁,都已经不重要了。尼佐夫已经得到了尤素夫的命令:必须保住麦拉油田!

麦拉油田不是他尼佐夫的,甚至也不是尤素夫的。它是ABS 的。

尤素夫已经收了ABS的钱了。

ABS的钱,可不是好收的。

他们从来只收别人的钱,很少把钱付出的。能够给尤素夫钱,已经是破例了。

现在,ABS的攻势势如破竹,很快就要和尤素夫的地盘儿连接上了。一旦他们的地盘儿和尤素夫的地盘儿接壤,就很可能是尤素夫给对方钱了。

尤素夫在反政府武装中虽然不弱,但是,在 ABS面前,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弱者。

即使他的身后有米国和欧罗亚的支持,也是如此。

况且,米国和欧罗亚虽然说是支持尤素夫,但是,实际上给他的好处,却很有限。

这一点,别人不知道,尼佐夫却是很清楚的。

类似于尤素夫这样的反政府武装,在西利亚、伊沙克有不少。

他们和两国的政府军作战,有时还和联军以及部落武装和民兵武装作战。

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和ABS作战。

跟其他武装作战,即使战败了,被俘了,大体上还能够得到一个战俘待遇。

如果是被ABS俘虏了,结果基本上就只有一个:斩首。

所以,没有几个愿意得罪ABS。如果麦拉油田失手,ABS是不会跟尤素夫善罢甘休的。

尤素夫信任尼佐夫,才把他放在麦拉油田。他不想让尤素夫失望。

其实,问题还不仅在于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还在于,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有了这次的战败记录,对于自己今后在佣兵界的地位、声望,都将产生长远的影响。对于今后获取一个好的职位和较高的报酬,是非常不利的。

怎么说,自己也是《兵王谱》上的上榜人物了,以往的战绩,可都是货真价实的。

现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了一伙儿人,就想从他这里把麦拉油田夺走,也实在太不把我尼佐夫放在眼里了。

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尼佐夫都不能轻言放弃。

现在,外围警戒点的30来人,基本上是被全歼了。7号阵地和第一巡逻队已经阵亡一半,加起来,共有60来人战死,战损率达到了22%。

这个比例虽然不低,但是,勉强还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如果7号阵地和第一巡逻队的剩下30来人再被歼灭的话,总战损就达到30%以上了。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不仅仅是战损比例的问题了。对于自己今后实现战术意图以及士气的影响,才是最为关键的。

本来兵力就不够用,再损失30%多,这场仗的结局,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

所以,必须防止7号阵地的溃败。

对方的进攻得手,主要在于其突然性和炮击,实际上,从前方传来的画面和战情报告来看,并没有什么强有力的步兵进攻。

对方没有其他重武器,也没有多少兵力,也就不到一个排的规模,进攻能力似乎也不强。

把第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