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谋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王府中,连玥荷听着程二公子的回禀。

这程二公子自从帮她管理了连村的树木,后来接着帮着管理和打理连村,连村在他的安排和治理下,村民过得很好,后面很多村户都想模仿连村来建设。

连玥荷很欣赏他的能力,现在是她手下的第一大管事。

这程二公子也由开始只表面上对她的尊重,见识了她的才识和胸襟,现在是全心全意的尊重和忠心她。

这次金乌镇上那神秘的买铺子和房屋的人就是连玥荷让程二公子派去的人,现在他正喜滋滋的跟主子汇报着这挖宝之风带来的利益。

“王妃,这钱真是好赚啊,我们的铺子太少了,多开几间就好了。”程二公子在连玥荷面前并不拘束。

连玥荷也喜欢这种像同事一样相处的模式。

“我们做到适可而至就行,大头还是要留给地方上,他们自己富了,就可以带动身边人富,富裕的人多了,当地的经济就起来了。”连玥荷看着程二公子笑着说。

程二公子听了,一愣,想不到这小王妃考虑得还挺远的,无怪王爷宠爱她。

他对连玥荷行了个礼,“王妃真是我们西部的福星,把西部的百姓都放在心里。”

“哈哈,程二你言重了,我可是,是个见钱眼开的人。”连玥荷打趣着。

程二公子跟着笑,有些无奈的摸着头。

王妃真是的,总是叫自己程二,现在都成了自己的名字了。

程二公子现在非常庆幸,当初接受了王妃的好意,现在他是王妃手下的第一大管事,管着她外面的事情。

他现在为自己以前对王妃的偏建而脸红,王妃年纪比自己小,却知识渊博,见识宏远,胸襟开阔,是值得人敬佩的人。

比起王府里的愉快,乌金镇的那些挖宝的人,可是心似泼了凉水,费尽心思和人力,挖出来的都是黑石块,哪里来的金子和财宝。

时间不知不觉又过了一月,乌金镇的那处所谓的藏宝地被人挖得面目全非,甚至有处被人挖得太深了,还发生了塌方的事情,好在晋王派过来的驻军赶来得急时,没有死人,但是还是有人重伤了。

看着个个都是黑脸黑手的,那些人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些黑石块,吃不能吃,用又用不上,装点带走吧,还弄得袋子,衣服上都是黑的。

宝藏没有挖到,还差点弄出了人命,看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遗憾的离开了。

真是兴冲冲的来,垂头丧气的回去。

也有有些执着的人,执意的留下来,想碰运气。

挖宝藏的热潮褪去了,乌金镇来往的人少了,那些见人多,新建和正在建客栈的人都急了,没有客源,他们的客栈还没开张,就要关门了。

这时晋王府传来了好消息,说是这黑石块可以当柴烧,终于有点用途了。

可是对于那些想得到金银财宝的人来说,这只能当柴火的黑石块真的引不起他们的关注,如是朱天佑派来的驻军顺利的接管了这处矿藏。

他的人组织了有经验的人来采矿,并招来了一批矿工,都是附近村庄的人,还有一部分是这次单独来寻宝的人,他们还是不死心,总想能捡个漏,也加入到了挖黑石块大军。

堆在外面的黑石块越来越多,那些想找到金银财宝的人终于死心了,陆续的离开了乌金镇。

朱天佑的人完全掌握了煤矿。

他让最西北那边的,冬天最冷,最爱冻死人的县城,运去了不少的煤回去,并拨了银两,给每个县里都建了个冬天取暖的救助站,并运去不少的煤,那么今年的严冬,应该再也不会有冻死人的事情发生了。

知道这黑石块真的能烧,朱天佑心中的石头才放下来。如是今年西部的人应该都能过个暖冬了。

这边的煤矿出了后,第二个铁矿也被找出来。由于铁矿关系到兵器,所以等确认了后,朱天佑直接让人围了起来,并上报给了朝廷。

由于圣人自登基以来,国内基本上平稳,战争不多,用的兵器少了很多,加上他手里本来就有铁矿,所以对朱天佑上报来的铁矿也没那么重视了。

他想到西部要发展,边界敌视梁朝的外族部落众多,都虎视眈眈的,也需要用到兵器,刚好还省了挖矿,炼铁,制器所需的银两。

如是就让朱天佑自己处理了,不过他也派了,对挖铁矿在行的人过来查看,估算了能出多少矿,对这矿能出多少兵器有了估算。

连玥荷直是赞叹这圣人真是面面都能掌握手中。

朱天佑早就算到是这样,面上和心里都是高兴的,财富谁也不嫌多。

他刚好借圣人的势,把铁矿圈了起来。就算有人想动心思,也只能干想,涉及到兵器上的事,除了圣人点头,谁人敢私自做主啊。

当铁矿开采后,连玥荷心里真是对那位老乡前辈佩服不已,因为这矿藏非常好,含铁量非常高。

煤矿的煤质也非常好,刚好开了煤炉来炼铁,炼好的铁,连玥荷要了一小部分来。

她给阿昱一些生活用具,如犁头,锄头,刀具等,还想了一些厨具的图片,想不到阿昱真不愧为墨家少主。他真的很聪明。

在连玥荷的草图和连说带比的解释下,他真的想出了这些生活用具,在他的指点下,优秀的铁匠师傅打造出了很多利国 利民的农具。这些农具是供不应求,后来连圣人也惊动了,给她送来了不少的赏赐,这是后话不提。

煤矿和铁矿如火如茶的进行着开采,开采出来的铁矿用煤火冶炼着,炼出的铁大部分制成了兵器,一小部分制成了器具,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连玥荷躲在府里悠闲的逗着孩子,她只需要把事情吩咐下去,等着结果就行,并不需要她亲自动手。

吃晚饭的时候,冬雪兴冲冲的跑进来,“主子,藩王要大婚了,我们可以去观礼。”

“就知道你一定会高兴,可以见到秋实和夏雨了。”连玥荷笑眯眯的说。

昨夜朱天佑跟她说过,她的藩王哥哥要大婚了。想想,他也有二十好几了,也是该成婚了。

他选的妻子是族里大长老的女儿,是与他一起长大的姑娘,但是比他要忻几岁。

本来他以为圣人会不同意他娶本族的姑娘,一定会给指婚,想不到,圣人接到奏章后,直接批了同意,弄得他想好的恳求话一句都没说。

亲事就这么定了。

让他更是摸不着头脑的是,圣人并没有让他回京都藩王府完婚,允许他在自己的封地完婚,并说会派皇子参加婚礼。

对圣人的决断,卫国夫人也是想了好一阵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圣人这么好说话了,没有逼自己与儿子回京都,还赏赐了不少的好东西,等大婚时还有皇子来参加婚礼。

娘儿俩提心吊胆了好一阵子,后来见什么事也没有,圣人也没有传什么新指示来,心才放下,安心的准备婚事了。

等日子定了下来后,藩王就给晋王送了信,邀请他们全家过去观礼。晋王朱天佑接到信就跟连玥荷说了这事。

连玥荷很为义母义兄高兴,她迅速处理好手上的事,就一门心思的准备着送给义兄的礼物。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离义兄的婚期越来越近。

连玥荷这时,为义兄的礼物也备好了,正在安排手上的事。因为从西部去义兄的封地,走得慢的话,要一个多月,走快的话也要二十多天。

想想连玥荷还是有些畏缩了,要坐二十多天的车,孩子也不知吃不吃消。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