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死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一会儿,卫仁就去而复返。.

“这么快就有回音了?”

卫仁道:“属下刚放出信鸽就收到了主子那边的传信,估计是早些时候传来的。”

楚珺接过来看完,微微松了口气,“太好了,雍州那边调来十万石粮食,已经装船,正沿沣河向东,一个时辰后就能到。”

卫仁也跟着松了口气。“这样的话一共有十七万石,虽然还差,但只看是看不出来的。”

楚珺点头,“这样最起码明天张从告状,咱们这边禁得住查,也有说辞。剩下的三万石也有余地想办法。”

“属下去接应……”

楚珺打断道:“接应什么啊,他们从水上来,你怎么接?放心吧,世子亲自押送,不会有问题的。”

“可是殿下……”

楚珺笑道:“别可是了,去休息会吧,两天没睡觉了。”

卫仁抬头看了看楚珺,“殿下也两个晚上没有休息了。”

楚珺道:“你说得对,我也得稍微歇一会儿……”

“殿下——”远处的声音打断了楚珺的话。

大概一会儿也歇不成了。楚珺心中如是预感。

“殿下——殿下!”来者脚步匆忙,几乎是跑过来的。如此失仪……恐怕不好。

来者跪倒在楚珺面前,语气很是激动,“殿下,您派人从京中调来的粮运到了!”

来者是太仓令。楚珺心中有些奇怪:从京中调粮?东宫仓调来的粮食都到了啊,难道是孟蔼又买来一批粮食?可若是孟蔼买来的粮,来报告消息的为何是太仓令?还说是自己“调”来的粮?

楚珺道:“押送之人是谁?现在在哪?”

太仓令道:“回殿下,廪牲署令亲自押送,现就在东渭桥仓外,只等殿下前去验收。.”

廪牲署?跟廪牲署有什么关系?廪牲署属于太常寺下辖,可自己从没惊动过太常寺啊?能让廪牲署令亲自押送,这粮食又是什么来头?

楚珺没回答,直接朝粮仓方向快步去了,卫仁紧跟其后。太仓令没反应过来,还跪在地上,等楚珺两人都走远了,才反应过来,忙追了上去。

“殿下万安。”廪牲署令见一个女子远远走来,一定是太女无疑,忙跪下行礼。

“臣运来神仓所调三万石新稻,请殿下查验。”

楚珺眉头一皱,“神仓?怎么回事?”

廪牲署令疑惑道:“奉殿下之命,从神仓调了三万石粮食到东渭桥仓啊。”他指指身后,“已经到了的有一半,还有一半随后就到。”

楚珺瞪大了眼睛,“奉本宫之命?你说这些粮食是本宫调来的?”

廪牲署令不明所以,“正是。殿下,户部的人带着您的木契和调令来的啊。”

楚珺脸色一变,呼吸急促,双手紧紧地攥起来。

跟在楚珺身后的卫仁也听到了两人的对话,他见楚珺脸色不对,担忧道:“殿下?”

楚珺喃喃道:“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太仓令此时过来了,“殿下,现在就将粮食装船吗?”

楚珺突然厉声道:“都不许动!这批粮食全都放在这儿,一粒也不准动!”

太仓令惊疑道:“殿下,这……”

楚珺道:“传东宫卫率统领来,看守粮食!你,”楚珺转向廪牲署令,“也留在这儿,看好了,这批粮食本宫一粒也没动过!”

太仓令和廪牲署令都不明所以,但迫于楚珺威势,也不敢问,都应了是。

吩咐完,楚珺径直向外走去,“卫仁,备马,立即回京!”

“是。.”卫仁还是忍不住问道:“殿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神仓调粮怎么会奉殿下之命?”

神仓存粮乃皇族祭田收获所得,是用于祭祖祭天的粮食,绝不能擅动。皇族与其他家族一样,祭田和祭田所获只有族长和继承人,也就是皇帝和储君有权调动。除了皇帝允许的特殊情况,就算楚珺有权调动,也不能用于除了祭祀的其他地方。

若私用神仓存粮,严重点甚至可以废除继承权。

卫仁一听粮食是从神仓调来的,顿时也明白事态之严重。

楚珺恨恨道:“当初开东渭桥仓,我可是把木契交给了张从!”

卫仁一听就明白了。这两日事情接连不断,殿下还没把木契收回。早些时候张从又被盛安公主带走了……调令可以伪造,可那木契却是陛下交给殿下的那块,这可如何是好?

“殿下,我们现在赶回,到平都时最快也要辰时,早朝已经开始了。”

元紫琰要拿这件事做文章,最可能的就是在早朝上。

楚珺已经翻身上马,用左手挽住缰绳,“就算来不及也得尽快赶回去,这里交给你了,等阿珩回来,跟他讲明情况,他或许有回转之策。”

卫仁不放心楚珺一个人回京,但也知道必须有人留下,一时犹豫。楚珺道:“不用担心,褚风留了人在暗处保护我。”

卫仁知道褚风,听楚珺这样说,便让开了路,拱手道:“殿下放心,这儿交给属下。殿下保重。”

楚珺点点头,右手扬起了马鞭。

“驾——”急促的马蹄在黑暗里远去。

七月初八辰时,宣政殿早朝。

“……兹事体大,虽太女殿下曾有严令,罪臣却不敢欺瞒陛下,遂将此事告禀陛下。”户部尚书张从披发脱冠,跪在大殿当中。

众臣看不到龙椅上皇帝的表情。“你是说,二十万石赈灾粮都浸了水,太女却隐瞒不报,还挪用了神仓粮食补缺?”

皇帝的语气听不出情绪。张从微一顿道:“罪臣所言绝无半句虚言。救灾一事重大,赈灾粮出了问题,罪臣罪该万死,不敢求陛下宽宥。”

元文谡笑笑,张从这话说得好听,却是当着众臣的面逼迫自己严惩太女。好像这个朝堂上,皇帝如何决定,要为他们的胁迫所动了。原来的孟党如此,才过去没多久,就有人忘记孟党的下场了。

“事关重大,朕不能只听张卿一人之言。孟爱卿,太女何在?”

孟蔼出列拱手道:“回陛下,太女殿下当在灞县东渭桥仓,做今日开船前最后的检查。如果张大人所言非虚,殿下调动了神仓粮食,那么此时就该将神仓储粮尽数装载上船。臣相信殿下不会做出糊涂之事,恳请陛下派人,到东渭桥仓一查便知。”

张从道:“太常寺卿接到了太女的木契才敢下令廪牲署开神仓,木契在此,难道还会有假?”

孟蔼看了张从一眼,“张大人,本官没记错的话,当时太女可是把木契交到你手中的啊?”

张从心中一慌,急道:“莫非孟大人以为,没有太女的命令,罪臣敢私自动用木契?”

孟蔼不答,向元文谡拱手道:“陛下,事实如何,不可听任何人一言蔽之。几万石粮食不是小数目,只一查便知真相。”

张从也拱手,“孟大人这话倒不错,二十万石粮食是不是出了问题,太女有没有调用别的地方的粮食,一查便知。臣所知,神仓储粮远不够补缺,太女还调用了东宫仓所有存粮。除此以外,还开东宫府库从平都各大粮号买了万石粮食运到东渭桥仓,这些都是有迹可查的。”

孟蔼心中一凛。调用东宫仓和买粮食都是自己亲自负责的,绝不会有外人知道,张从怎么会一说一个准?恐怕东宫里也有不安分的……孟蔼正飞快地思考如何回答,突然殿外传来内侍的禀报声:“陛下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