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凯旋回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范进赶紧将这个颇有才气而又邋遢至极的孙北斗请走,让他洗漱干净换好衣物之后,只身前往吉州,找李国栋赴任。

而他自己除了在松江城外和“西安王”放放炮,打打枪,没事儿交换个俘虏外,便是一路绘制地图、标定水文,整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战略地点,范进都命人着重看顾。既然自己来了这么一回,那么多的地方不占白不占啊。常青军和范进的莱州营打打闹闹了一路,除了让随行的山东标营心惊胆战之外,没有压坏一根花花草。

到了崇祯八年的九月份,范进在松江终于等到了义子范有,随后范进便以“雷霆之攻势”猛攻松江府和上海县并不高大的城墙,摧毁了不少空无一人的民房后,常青军便弃城而逃了。

范进不得不以“损失惨重,无力追敌”为由,放弃了追杀。随后拿出了朝廷的任命,直接帮助刚刚成年的范有坐上了松江府正六品同知的位置。随着范进的到来,整个松江府的官场为之一震,无人不知此人和当朝第一首辅的关系,而且这正六品同知是怎么来的。不过呢,大家迎着范进之后,除了恭喜,还是贺喜,根本就看不出任何异常来。

范进懒得和他们虚与委蛇,直接让人拿出宣告了范有任命的圣旨,随后当场分给了范有一千长乐大兵作为“家丁”,还对各位抱拳道:

“小子范有,乃是我之义子,义父没啥好送的,这一千家丁,聊以保家护院!”

好家伙,这一千来人,就是摸到上海县城外,再从外打到内都不成问题,还保家护院?众人各个噤若寒蝉,此时虽然还是以文御武的大趋势,但范进本来就是文官,而且在“朝中有人”,更关键的是,携带着扬州、松江两次大战的大胜余威,这些地方官还真不敢把范有怎样。

再加上到了明末,大家越往后越发现了实力才是话语权这个真理,渐渐的也都意识到了手握重兵的这些武将的实力,所以一时间大家更是蓄意客套,搞得气氛更加的融洽,好似范有是他们的亲儿子一般热络。

江西省,袁州城外。

一名身着亮蓝色长袍的中年文士,正在商馆里面买货。

自家的妻小都非常喜欢这个新进出现的商馆里面卖的货品,老板是袁州城里人,但是这个商馆为了把货卖的更好,更快,更方便乡下的人,把店铺硬是开了几家分号来。这一间,就是其所在袁州的商馆的第二家分号。

这家分号里面总有些新奇玩意儿,先不说那蜡烛,就是肥皂和罐头,都非常让人讨喜。只是罐头的作价到了一两银子,委实有些贵,中年文士摸了摸腰间的钱袋,里面还有不到三百文,万万是不够的。他咽了口唾沫,又看向了肥皂,这才是他此行的最主要的。

未待开口,老板操着袁州城里的口音,道:

“这位先生,您是读书人吧?店里的货全都是前日新进,管保质量,童叟无欺!”

“然,正是买那新货。肥皂之物,可有啊?”

“有,这肥皂作价六钱一块,可用十数日,非常之公道啊!”

这价格一出口,中年文士不自觉的摸了摸腰间的钱袋,这个动作立即引得掌柜眼神鹰隼一般的闪过精光,随后又恢复了平静。

掌柜随即不经意的道:“先生,现在有人托小店儿出了份告示,在下字也识不了几个,可也不懂,先生能去看看嘞?听说,若是答上任何一题,就有五两银子呢,喏,你看,那些人把银子就放到这里——”

光华璀璨的倭国银锭铸造的银元宝,往柜台上一摆,立即引得这位蓝袍文士直咽唾沫。不禁开口问道:“是何题目?你那罐头,啊不,你那银子可是当真就给了?”

“当真就给,当场兑现。”

随着掌柜的说话,旁边两个看上去是闲汉模样的人,渐渐的围拢了过来,而且一个人手里还攥着麻袋,另一个拎着草绳,配合着掌柜,隐隐的把这个蓝袍文士为了起来。

只是这蓝袍文士丝毫没有察觉,继续看着那“考题”,一边看,一边嘟囔:

“原来只有这许多题目,看似不难。怎地那金主这般有钱,动不动就五两五两的送,岂不是这么好赚?

嗯,这第一题便如此了,第二题显得啰嗦,划去便是。第三……”

中年文士看到第三题时,觉得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挤了挤眼睛后,发现上面赫然写着“以文御武,以武统文,孰更善焉”这种颇为忌讳的东西,恰巧旁边都是些闲汉,估计是不识字,而且自己的确是想吃罐头了,上次在哥哥家吃过一次,全家上下回味了三次,均是拍案叫绝。

最后恶向胆边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也不认识我,怕个吊?便皱起眉头刷刷刷的往下写。怕被识出来笔迹,文士便用了左手,而且换了一种字体,自鸣得意的继续写着。

当他写到了第五题“西夷之学,是否为强兵之道”时,便停笔,思考了半天,终于又是落笔疾书。

这一写,立即就让掌柜的激动万分,女良的,等了这么多天,这是第一个写到第五题的,立即示意两边的闲汉,抄起手里的家伙,待这文士写到了最后一行放下笔时,顿时感觉眼前一黑,随后被人捆了个结实。

又在头部套上了几个布套,大声喊也根本不能。

此时阳光照射在了掌柜的有些阴婺而又因为兴奋有些扭曲的脸上,他咧开大嘴一笑:“特么的,终于逮着个大鱼,你们两个,快,打听好此人家眷所在,今晚子时三刻,老规矩,全家打包,上马车走高安,过南昌,随即九江上船,直到接应到达!”

“是!”

“是!”

最后这位中年文士,连同家小一共七口,全被“强人”押解,在深更半夜时送上了一架格外宽大的马车上,随后逼着文士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上说明自己带着家小云游四方去也。

最后这人落款时,白天的店掌柜凑了过来,说道:

“看来这亲笔信的字迹还是蛮清秀的!”

“恶贼,你这不是识文断字吗?亏了白天你还骗我,说是不识字”

“先生莫怪,这是我家将军的一贯要求,若是最后先生不愿意留在将军处,我家将军肯定会将您一家老小送回的”

“你,你们!!”中年文士气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掌柜的说了句“得罪了!”然后一掌劈在了文士的脖颈,让他晕了过去。随后喃喃自语“宋应星?怎么从来没听过?难道,此人是桐乡县县令宋应升的弟弟?”

一时间,类似蓝袍文士的遭遇出现在了大江南北。范进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所在的地方实在是没有人愿意去,就算是落魄的书生,也更加期望于一朝应试,鲤鱼跃龙门。范进最后权衡再三,特么的,咱想做点儿事儿,有那么难吗?

这种打包带走的买卖,范进做的是越来越熟门熟路,而且影卫们操作起来,也是越来的越加规范。甚至连“行使院”都特别的出具了行动标准,对于“打包”又快又好的谍报人员,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

而除了这些打包的,对于其他的读书人,范进只是将考卷一经发出,随后等待愿者上钩。而且是专门找那种落魄书生,吟诗作对啥的就不要来了,阿拉要的是识文断字,可以直接派上用场的人。诗吟的再好,对子作的再工整,无法提升长乐军的生产力,也是没个屁用的。

只是呢,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有时打包的动作太过剧烈,惹得江南士林一时间有了警觉。他们渐渐的发现,怎么一些人员陆续的莫名失踪?有很多年轻人想要“云游四方”倒是可以理解,但是那些四

未完,共2页 / 第1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